分析《凤凰涅槃》中凤凰这两个意象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题目

分析《凤凰涅槃》中凤凰这两个意象的个性与共性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凤凰涅槃》的主题思想。


正确答案: 长诗《凤凰涅槃》写于1920年1月,是《女神》中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诗篇。
《凤凰涅槃》的主题是借神话中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它表现了诗人对旧中国的灭亡和新中国的诞生。它表现了诗人对旧中国黑暗现实主义的无比憎恨,和对祖国新生的强烈渴望,是一曲崇高的爱国主义的赞歌。这首诗,还歌颂了凤凰为追求光明、理想而勇于自我献身的彻底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坚强信念,闪烁着革命浪漫主义的理想光辉。
诗中塑造了凤凰的形象,它象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新生。诗中通过凤凰在自焚前的哀鸣,强烈地诅咒到处是“屠场”、“囚牢”、“坟墓”、“地狱”的黑暗的旧中国,它们要与充满着“悲哀”、“烦恼”、“寂寥”、“衰败”的过去彻底决裂,这是对整个黑暗的中国社会的有力揭露和控诉。凤凰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旧世界一同毁灭,表现出对现存社会彻底否定的革命精神。更为可贵的是,凤凰毅然在烈火中自焚,并从死灰中获得更生,象征着旧中国的毁灭和新中国的诞生,都必须经过革命烈火的熔炼,才能实现。
应该指出,《凤凰涅槃》中所反映的美好理想虽然还是朦胧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主义的诗人,批判黑暗,向往光明,热烈赞颂“中国的再生”的崇高理想,正是五四时代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

第2题:

《凤凰涅槃》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 《凤凰涅槃》是一首庄严的、充满破坏欲和创造力的时代颂歌,充满彻底反叛的精神和对光明新世界的热切向往。
诗人借凤凰集香木自焚而更生的神话,激烈地诅咒和否定了“冷酷如铁”、“腥秽如血”的旧世界,热烈向往“华美芬芳”“新鲜净朗”的自由新世界。凤凰自焚,象征着对旧世界的彻底否定;凤凰更生,象征着新世界的诞生。同时也反映出新民主主义诗人期冀大破坏、大创造之后的新世界快速到来的浪漫主义想象。

第3题:

《凤凰涅槃》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题材上,汲取中外神话传说为题材;
形式上,崭新的自由体和诗剧相结合的体裁,诗歌富于戏剧化特点;同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增加了戏剧色彩;
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狂放的热情、大胆的破坏,张扬的个性和大胆的创造,体现了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

第4题:

分析《凤凰涅槃》的情感特点。


正确答案: 《凤凰涅槃》的主要情感风格是崇高。郎加纳斯认为,“崇高就是‘伟大心灵的回音’”。心灵的回音,当然包括情感的外射。具有伟大品格的情感,往往是代表着民族、时代、光明、进步的情感。以此来看《凤凰涅槃》中所抒发的情感,我们发现,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不是个人的悲欢、爱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时代、光明、进步的情感。这些情感包括:深情的爱,纵情的热望,强烈的憎恶与悲哀。
(1)深情的爱。主要表现在对新的世界,新生的祖国的爱。诗人在《凤凰再生歌》中作了充分的表示。他一片深情地欢呼“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2)纵情的热望。主要表现在对没有牢狱与肮脏的新世界的向往。
(3)强烈而深广的憎恶与悲哀。这主要表现在《凤歌》与《凰歌》中。在《凤歌》中,诗人以宇宙空间为对象,诅咒了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旧世界,象征地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憎恨的感情。在《凰歌》中,诗人以时间发展的历程为线索,用涓涓流水般的诗句,回顾过去灾难的历史:“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五百年的眼泪淋漓如烛。”倾诉了民族被欺凌的耻辱:“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净的污浊,浇不息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国、忧民的悲伤之情。

第5题:

从《凤凰涅槃》看《女神》的美学特征。


正确答案: 《凤凰涅槃》的美学特征概括起来为:以崇高为内涵,以浪漫主义为创作方法。
第一、崇高的内涵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庄严伟大的思想。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认为崇高的第一个条件是“庄严伟大的思想”,且是“最重要的”条件。《凤凰涅槃》所表达的思想正是如此。一方面,它积极地否定了一切黑暗的历史存在物与现实存在物,猛烈地批判了那“脓血污秽的屠场”、“悲哀充塞着的囚牢”、“群鬼叫号着的坟墓”、“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凤歌》)和那些嘲笑伟大生命的群丑,如岩鹰、孔雀、鸱枭、鹦鹉、白鸽等,表现了五四时代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另一方面,它以生动的形象和动人的艺术描绘,通过对凤凰集香木自焚而得到新生的全过程的展示,表达了渴望祖国蜕旧变新的伟大理想,同时,庄严宣布了,一个华美、芬芳的新世界,将在中国人民破坏旧世界的伟大斗争中诞生。在诗篇所构造的神圣意境中,显露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两方面庄严而伟大的思想,我们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还是站在现实的高度来看,都可直观地发现其“崇高”的属性。
2、崇高的情感。具有伟大品格的情感,往往是代表着民族、时代、光明、进步的情感。以此来看《凤凰涅槃》中所抒发的情感,我们发现,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不是个人的悲欢、爱憎,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时代、光明、进步的情感。
这些情感包括:
(1)深情的爱。主要表现在对新的世界,新生的祖国的爱。诗人在《凤凰再生歌》中作了充分的表示。他一片深情地欢呼“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2)纵情的热望。主要表现在对没有牢狱与肮脏的新世界的向往。
(3)强烈而深广的憎恶与悲哀。这主要表现在《凤歌》与《凰歌》中。在《凤歌》中,诗人以宇宙空间为对象,诅咒了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旧世界,象征地表达了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憎恨的感情。
3、雄奇壮丽的风格。这种风格不仅具有崇高的属性,而是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加之融进了泛神论的强烈意识,从而形成了与“庄严伟大的思想”,“崇高的情感”相谐和的,具有独特风采的美学价值。
第二、浪漫主义的特色在《凤凰涅槃》中主要表现在:
1、奇特的想象。诗人借神话传说,别具一格地构想了一个悲壮、雄奇的场面,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给人雄奇、壮丽的审美观感。
2、伟岸美丽的形象。诗中的凤、凰的形象无论是本质,还是外在形象,都不无显得伟岸、美好,加之它们所具有的深广的象征意味,给人一种神奇、崇高的观感。
3、精巧、自由的结构。全诗连《序曲》共六部分,每一部分各司其职,表达一种主导定向,又与其余部分严谨衔接,从而完整、流畅地显现了凤凰由“集香木自焚”到“情感倾诉”到遭遇嘲笑,到最终新生的全过程。整个结构十分的精巧。同时,每一部分中的结构又十分自由,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自由设置,使诗歌显得顺畅而又有变化。
4、雄浑奔放的节奏。节奏之于诗是诗的外形,也是诗存在的生命。在《凤凰涅槃》中,由内在情感的波动所形成的节奏不仅十分鲜明,而且雄浑、奔放,一气呵成。
5、色彩绚丽的语言。

第6题:

《凤凰涅槃》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 “凤凰”喻指祖国,也喻指诗人自我。“涅槃”是佛教名词,梵语的音译。佛教徒死后叫涅槃,也叫圆寂,即反真归本。这里的涅槃,不是寂灭,而是更生,引申为在死亡中获得永生。郭沫若以“凤凰涅槃”为题目,是象征中华民族和诗人自我,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烈火中获得新生

第7题:

分析《凤凰涅槃》与外国诗歌、中国古典诗歌的关系。


正确答案: 《凤凰涅槃》所受中外诗歌影响比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1、外国方面。在构思中受到歌德诗歌中“精神再生”主题的影响,如歌德在《幸福的渴望》中赞美飞蛾在“火焰里殉身”,向往人生象凤凰那样死了一个过去,换来一个将来。
他要求人们不倦地追求光明和精神的再生。但在《凤凰涅槃》中,“涅槃”不同于歌德那种抽象的“再生”,是经受了剧痛和死亡的新生,表现了革命的主题和爱国主义精神。另外,诗歌受到美国诗人惠特曼的那种豪放、粗犷、明快诗风的影响。2、同时,该诗还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如表现形式上自由与严谨的统一,具有我国诗歌语言的美和节奏的美。如“序诗”中的第二节五句诗,整齐严谨,与古代五言、七言诗的章节相等,而偶句韵脚相同也与我国古诗和民歌相协。在艺术构思上,诗人对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也有所继承。
如诗人借凤凰之歌来渲泄自己的爱国情怀同屈原在《离骚》中写他幻想驾鸾凰、凤鸟,乘风飞向天空来倾诉自己的悲愤极为相似;而《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而固然”的诗句更直接可从凡鸟欣幸凤凰自焚中看到它的影子。在《天问》中,屈原向宇宙提出诸多疑问,这在《凤凰涅槃》中也有类似的表现手法。

第8题:

简述《凤凰涅槃》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凤凰涅槃》反映了彻底地火葬旧社会以争取祖国自由解放,彻底地火葬旧传统以争取个性解放的革命思想,表现了五四时代反帝反封建的狂飙突进的战斗精神。《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动人传说,象征着旧世界和诗人旧我的毁灭及新世界和诗人新我的诞生。凤凰表现了对旧中国的控诉、诅咒和彻底决裂的感情,同时,凤凰更体现了对新的人生、未来祖国的热烈追求和由衷赞美。凤凰形象是诗人自我抒情的形象,也是祖国的形象,是诗人形象与祖国形象的溶合。《凤凰涅槃》最集中地的表现了作者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破旧立新的革命气魄和乐观主义精神及呼唤民主、科学,大胆创新的个性解放精神。《凤凰涅槃》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精神的形象写照,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第9题:

分析一下《凤凰涅槃》的风格特征。


正确答案:《凤凰涅槃》的主导风格是雄奇壮丽。这种风格不仅具有崇高的属性,而是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加之融进了泛神论的强烈意识,从而形成了与“庄严伟大的思想”,“崇高的情感”相谐和、具有独特风采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奇特的想象。诗人借神话传说,别具一格地构想了一个悲壮、雄奇的场面,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给人雄奇、壮丽的审美观感。
(2)伟岸美丽的形象。诗中的凤、凰的形象无论是本质,还是外在形象,都无不显得伟岸、美好,加之它们所具有的深广的象征意味,给人一种神奇、崇高的观感。
(3)精巧、自由的结构。全诗连《序曲》共六部分,每一部分各司其职,表达一种主导思想,又与其余部分严谨衔接,从而完整、流畅地显现了凤凰由“集香木自焚”到“情感倾诉”到“遭遇嘲笑”,到“最终新生”的全过程。整个结构十分的精巧。同时,每一部分中的结构又十分自由,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自由设置,使诗歌显得顺畅而又有变化。
(4)雄浑奔放的节奏。节奏之于诗是诗的外形,也是诗存在的生命。在《凤凰涅槃》中,由内在情感的波动所形成的节奏不仅十分鲜明,而且雄浑、奔放,一气呵成。
(5)色彩绚丽的语言。

第10题:

《凤凰涅槃》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试加以分析说明。


正确答案:《凤凰涅槃》在形式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突破了旧格律诗的束缚,不拘一格,真正做到了白话新诗的“诗体大解放”,真正像诗人自己所要求的那样,做到了“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无论是《凤歌》、《凰歌》,还是《凤凰更生歌》,诗句的长短和诗节的多少都没有任何限制,完全按照诗人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二是采用了大量的象征、比喻、设问、排比、重叠、反复、对比、映衬等表现手法,特别是象征和比喻手法的运用,更是灵活多样,如用凤凰象征祖国和民族,以及诗人自己,用群鸟比喻社会上的各种守旧人物,既淋漓酣畅地表达了诗人汹涌澎湃的感情,又具有和谐优美的内在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