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

题目

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摇荡”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的“()”,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钟嵘在《诗品序》中指出:诗歌既是人的()的产物,又可以反作用于的(),使之受到陶冶感化。
性情摇荡;性灵

第2题: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二曰(),三曰赋。”


正确答案:兴;比

第3题:

试评述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诗有三义说的内涵。
诗有三义是钟嵘在《诗品序》里提出来的: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三义具体所指是什么呢?文中接着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用现在的话说,钟嵘的兴,就是诗的语言要有言外之意,韵外之旨;比,就是写景叙事要寄托作者自己的情志;赋,就是对事物进行直接的陈述描写,但写物中也要用有寓意的语言。并且要综合运用这三义,即如他所说的,要‚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才是‚诗之至也‛,才是最有‚滋味‛的作品。

第4题:

钟嵘在他的《诗品序》中提出“()”,认为诗有三义,即兴、比、赋。


正确答案:滋味说

第5题:

钟嵘《诗品》是中国第一本诗歌评论之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钟嵘《诗品序》曰:“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此说在艺术起源论上与德谟克利特的“摹仿说”有何相通之处?


正确答案: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是最古老,同时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认识文学的方式。其中,中国文论中有着深远影响的“感物说”文学观,西方则有深远影响的“模仿说”。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与西方古代的“摹仿说”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文学对生活的依赖关系。这两种文学观都涉及了文学的审美性,都意识到了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关,都承认文学具有想象和虚构的特点,但是二者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的“感物说”主要是从思想感情的发生只能源于丰富的人生经验来讲的,西方的“暮仿说”则强调了社会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前者揭示了生活基础对文学活动主体的制约,后者阐明了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对象的重要性,二者都是文学活动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文学源于生活,正是从这两个意义上说的。

第7题: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的诗为“()。”


正确答案: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第8题: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焉:一曰(),二曰(),三曰()。
兴;比;赋

第9题:

钟嵘对诗歌理论的贡献,见诸其所著的诗论专著《诗品》,其文论思想的核心,教材认为是()。


正确答案:直寻

第10题:

在诗歌批评中提出“滋味”概念的是()

  • A、钟嵘《诗品》
  • B、陆机《文赋》
  • C、曹丕《典论·论文》
  • D、萧统《文选》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