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炎在《词源》中说:苏拭的《水调歌头》、《洞仙歌》,王安石的《桂枝香》,姜夔的《暗香》、《疏影》等词“皆()中有(),无笔力者未易到。”
第1题:
在《词源》中,张炎首先确立了()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的审美要求。
雅正;清空;意趣
略
第2题:
试述《词源》中张炎评词的标准
(一)雅正,即强调词要平和高雅,雄浑厚重,意趣高远,符合古人传统的观点;
(二)清空,“清空”与“质实”相对,“清空”强调的是传神,不凝滞于所写对象,达到古直典雅,高耸挺拔的境界;“质实”则是词作凝滞于所写对象晦涩质朴而不清。
(三)协音合律,作品必须符合文学要求,才能谈得上协音合律。
总之,张炎评词,推崇周邦彦,姜夔,强调词的创作要讲究意趣高远,雅正,清空及合律,对后世词学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略
第3题:
下列作品中,属于张炎所作的一酋是
A.《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B.《念奴娇》(洞庭青草)
C.《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D.《解连环》(楚江空晚)
第4题:
(苏拭的)“随物赋形”说
第5题:
张炎《词源》评论姜夔词的特色是“清空”、“()”。
第6题:
张炎在《词源》中说:苏拭的《水调歌头》、《洞仙歌》,王安石的《桂枝香》,姜夔的《暗香》、《疏影》等词(),无笔力者未易到。
皆清空中有意趣
略
第7题:
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和“()”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清空;意趣
略
第8题:
第9题:
教材指出:在《词源》中,张炎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其次,他又提出了“()”的审美要求,第三,他还提出了“()”的审美要求。
第10题:
张炎在《词源》中总结了南宋词的创作经验,提出的词论观点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