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题目

分析《荷花淀》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荷花淀》的艺术特色是:诗情画意;在动作、对话和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心理;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①诗情画意。来自于对生活中美的深入开掘,用丰富的笔触和形象化的手法艺术地再现,构成情境交融、富有诗意的生动画面。
②心理描写。其特点是通过动作、对话、细节简洁含蓄的表现,而不是细腻的心理分析。
③散文诗式的小说。情节淡化,不重在典型人物的刻画和塑造,而重在以散文的抒情笔触表现人物的心灵美。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分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分析《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优美的意境。全诗紧扣一个“别”字来写,以舒缓、秀美的笔调写出了别离的情绪与对昔日美好生活的怀念。巧妙地将气氛、感情、影象三者融汇在一起,构造了清俊的意境。
(2)、成熟的技巧:整饰的章法、和谐的音节、富丽的色彩,完好地体现了“三美”的原则。加上活泼、韵雅的比喻(如,金柳比新娘,我比小草),轻俏、柔美的词语,使诗歌的美锦上添花。
(3)、自然、隽永、细腻的风格。全诗以轻灵的文字,柔软的情韵,抒发了对康河的一往情深的爱慕与依恋。

第2题:

试分析《蒹葭》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蒹葭》诗的形式分析:
典型的《诗经》样式:四言为主的句式,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蒹葭》诗一是四字句式(以四言为主);二是重章叠句(短章复沓)的结构方式
2.三个特点:
事实虚化诗歌把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的是什么人,为什么追寻?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身份?伊人音容体貌均无,飘忽不定,来去渺茫。为什么那么难以得到?一切无从确认。
意象空灵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并非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象,呈现出似花非花、空灵蕴藉的心理情境。
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遡洄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读者可以从这里爱情的境遇,也可以唤起爱情的体验,还可以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并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3.诗歌体现的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音乐美
含蓄美以少许表现许多,以表面极其经济的文字建构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
意境美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又神秘的意境。
朦胧美诗采取曲笔描写了对意中人的憧憬、追求、失望、惆怅的心情,作远距离的勾勒。
音乐美,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一唱三叹。

第3题:

试分析白居易《长恨歌》一诗的艺术特色。



答案: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第4题:

简析《荷花淀》、《嘱咐》、《光荣》的思想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孙犁小说具有独特的风格。
①以谈笑从容的态度反映冀中人民抗日斗争、描摹时代风云变幻的艺术角度和特点。这一特点源于作者对冀中人民“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崇高思想和坚定乐观的战斗精神的深切体验和动人表现。如《荷花淀》写白洋淀畔一个小村庄,在日寇侵略面前,男青年踊跃参军,妇女勇挑起全家重担,并且组织起来配合子弟兵作战,小说中一次伏击战打得干净彻底,歼灭全部敌人而我军无一伤亡。小说似在从容笑谈一个有趣的大获全胜的战斗故事,一个妇女从送夫参军到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贯穿的是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战斗的乐观主义精神,写的虽是一个小村庄中的平凡的人物,但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光荣》也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战斗中成长的故事。
②深入细腻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心灵美。以小说中的农村妇女水生嫂为例。在《荷花淀》中,作者既写了水生嫂识大体,顾大局,送夫参军打日寇的爱国情操和刚毅性格,也写了她对丈夫深情款款的柔美性情,并且和其他妇女一起成立队伍,配合子弟兵作战,出没在白洋淀芦苇的海里。《嘱咐》是《荷花淀》的续篇。水生嫂对抗战八年归来的丈夫诉说在艰险的环境中顽强不屈的艰苦日子和对丈夫的思念,再次送夫去打破坏幸福的国民党反动派,嘱咐丈夫好好打仗,完全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胜利归来见面。水生嫂是非常优美的根据地农村革命青年妇女的典型。她既温柔又刚毅,既有优美的人情味又深明革命大义,对敌人无比仇恨,对幸福生活热切向往,对胜利充满信心,爱祖国爱丈夫在她是融为一体的。小说着重刻画的,是水生嫂的心灵美,对容貌几乎没有描写。作者主要以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来深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荷花淀》中,水生嫂的话简洁含蓄,包含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和心灵世界。《嘱咐》中,则是大段充满感情的诉说和嘱咐,这也是人民对子弟兵的嘱咐。她说:“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多么高贵美好的心灵和丰富的感情。《光荣》中的秀梅也写得很成功。水生嫂等农村青年妇女优美形象的成功塑造,是孙犁小说的特点的重要贡献。
③散文美和浓郁的诗情画意,是孙犁小说的重要艺术特色。诗情来自于对生活中的美的开掘和艺术地表现。《荷花淀》中,白洋淀的自然风光美和水生嫂心灵手巧的劳动美,交织成一幅似诗如画的月下编席图,是对和平劳动生活和祖国美丽河山的颂歌,寓着对破坏美的生活的日本侵略者的谴责和憎恨。夫妻月下话别、妇女寻夫、伏击战,都写人情美和自然美交织,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嘱咐》中,水生嫂撑着冰床送夫,太阳冲开浓雾形成一条红色胡同,色彩绚丽,富有象征意味。小说情感浓烈,淡化情节,富有散文的抒情美,优美清新,是融诗、散文、小说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

第5题:

试分析《湘夫人》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诗中景物描写缤纷多彩,以景现情,寓情于景,把周围景物环境气氛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起,构造出一种美丽凄婉、如幻如梦的意境
2.章法上,回环跌宕,用赋的铺陈手法反复叙写
3.用高洁的事物做比兴,以此歌颂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情操
4.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笔触细致而含蓄
5.本诗语言单纯自然而又情味悠远,既有民歌风情却也不失精炼典雅,句式活泼,增强了节奏感

第6题:

分析戈拉的艺术形象及小说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泰戈尔的《戈拉》,描写的是19世纪下半期的孟加拉社会生活。当时印度在英殖民者的统治下分属不同宗教教派的知识分子面对西方文明表现出不同的态度。“梵社”的一派信徒崇尚西方文明,轻视民族文化;而“新印度教”派则坚持民族传统,反对崇洋媚外,主张严格遵守印度教的一切古老传统,维护种姓制度。小说的中心人物戈拉就属于新印度教派的,而且是教派中青年们的领袖,他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印度”,他痛恨那些在英国殖民者面前丧失民族尊严的知识分子,揭露殖民主义者的罪恶,号召印度人民团结一致,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但戈拉身上又有明显的宗教偏见,他严格遵守印度教规,行触脚礼,不喝异教徒拿过的水,反对与异族姑娘恋爱。他曾经对梵社姑娘苏查丽达产生爱慕之情,但由于教派有别,他拼命压制这种感情,使自己很痛苦。其实戈拉对印度教的坚执并非出于真正的宗教感情,而是由于对异族殖民者的痛恨,因此在爱情上处于矛盾、痛苦的状态。后来他得知自己是爱尔兰人的后裔,感到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因而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变成了真正的为印度独立民主而战斗的自由战士。
《戈拉》的艺术特色:首先,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各个教派之间都需要阐释自己的思想,探讨国家大事,包括父子之间、姐妹兄弟之间、情人之间和朋友之间,也有种种论争。这些论辩性的对话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也使小说富于思想激情。其次,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小说中正面人物之间,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均互为映衬,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第三,小说具有优美的抒情格调,在写景、状物、叙事、摹人中,伴随着作者强烈的抒情。

第7题:

分析杜甫《登高》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格律严整,四联皆对
一是句与句对,颔联与颈联相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二是句中自对:首联内上句“风”对“天”,“急”对“高”,“渚”对“沙”,“清”对“白”,“猿啸”对“鸟飞”

第8题:

结合作品分析余华小说的艺术特色


参考答案:在当代作家中,余华是创作个性极为鲜明的一个,他的创作极具原创性,想象、叙事、语言,无不具有鲜明的余华标志。从文学史角度看,他的创作以不可替代的特异风格,根本性地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和美学惯性,使先锋小说的集体性反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当先锋小说陷入困境时,余华又以其有效的探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围。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于描写的对象。90年代以后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但叙事风格趋于平实、柔和,平静冷漠中加入了含而不露的幽默与温情。

第9题:

以《荷花淀》为例,论孙梨短篇小说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1、取材于冀中平原,尤其是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善于用平淡简朴的日常生活从侧面来折射时代风云,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和诗意。
2、善于运用白描手法,通过简洁传神的环境描写、细节刻画和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新型的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尤其引人注目。
3、善于捕捉具有浓郁诗意的场景,用散文诗的笔调和语言写人、叙事、绘景、抒情,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具有浓郁的抒情味,也因此人称抒情小说或诗体小说。

第10题:

分析《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歌德创作的《浮士德》在艺术上有它独特的风采:
(1)诗剧以幻想为主,将写实和幻想结合(天上地下、现实古代、人类魔鬼)。使《浮士德》成为即是资产阶级理想的激越颂歌,同时又是当是德国现实生活的深刻概括。
(2)在人物塑造上:采用辩证的方法。浮士德灵与肉的对立统一,梅非斯特作恶造善的对立统一,推动了整个剧情的发展,展示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用矛盾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群像。天帝与魔鬼是理性与情欲的对比;浮士德与梅非斯特是人类与魔鬼的对比;浮士德与玛加蕾特是知识者与自然的对比。比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征更为鲜明。
(3)形式多样化。诗剧开头用自由韵体,写玛加蕾特用民歌体;写海伦部分则用古希腊悲剧的诗体。叙事、抒情、议论糅为一体,诗剧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的手法,如人造人、海伦、魔女之厨都是象征,批评教会则常用暗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