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你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分析。 “晚近受西方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论与方法论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派”。

题目

阅读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并根据你的理解作出相应的分析。 “晚近受西方训练的中国学者,回头研究中国古典或近代文学时,即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以开发中国文学的宝藏。由于这援用西方的理论与方法,即涉及西方文学,而其援用亦往往加以调整,即对原理论与方法论作一考验、作一修正,故此种文学研究亦可目之为比较文学,我们不妨大胆说,这援用西方文学理论与方法并加以考验、调整以用之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是比较文学中的中国派”。 ——古添洪、陈慧桦《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这段话包含着比较文学阐发研究以及中国学派的倡议。阐发研究的基本含义就是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评论中国文学创作实践,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具有强烈可操作性的方法,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在面临五四以后的白话新文学已经失效时所必然采取的补救措施。
首先,随着阐发研究实践和理论探讨的深入,中国学者进一步将阐发研究发展为双向阐发,即中西互为主体、互相批评,互相阐释。作为科学方法论之一的“阐发”,应该是各异质文学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这种阐发的双向交互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一种以西方文学理论来观照阐发中国文学,与以中国文学理论去观照阐发西方文学的双向互动的交流与对话;同时它又是一个不断发现、扬弃、沟通、融合,从而走向更高文学理论层面的过程。其预期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跨越中西方文学体系的具有强大包容性与涵括性的总体文学规律。
其次,阐发研究的重要特征表现为特别注重文化模式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文化学色彩。阐发研究由于是在不同文化区域的文化传统差异很大的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间进行的。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它们在文化心理结构、文学观念、价值体系、批评标准诸方面的差异性。
第三,一方面可使传统文学、文化由封闭转向开放,获得新的生命活力,成为本民族文学发展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它也是为东西方文学对话开辟道理,寻求跨文化共同规律的必由之路。而且,阐发研究可以冲击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促进文学研究的学术转型,促成人们理论素养和思维观念方面的新突破,促使我国古代文论的观念活化和当代生成。这样,我国的传统文学和文化便将以新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必将对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中国学派,中国比较文学界目前已经不再将学派的树立作为自己的主要追求目标。更注重在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并作出扎实有效的成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本土化”是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词汇。众所周知,西方理论对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影响至深,学者在进行学术创作时,常常会有意无意地从西方理论中寻求答案,或者套用西方理论框架解释中国的历史事实。有学者曾戏言中国的学术研究永远无法逃出西方理论的魔掌。对于完善而成熟的西方理论,我们无法视而不见,但是若将其奉为圭桌,不加思辨审慎地运用,不仅无助于学术的发展,使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成为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注脚,而且也伤害了自身的学术品质。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中国学术研究需要关注“本土化”

B.中国的学术研究需要摆脱西方理论的影响

C.中国学界的研究很可能成为西方理论的注脚

D.中国学者需要树立良好的学术品质


正确答案:A
A [解析]意图推断题。仔细阅读文段不难发现。本段文字首句是一个现象,后面的内容都可以归结为这一现象的一个背景或者原因。那么文段的重心究竟是在前还是在后?若没有足够强的语感,考生可以选择排除法。A项说法无误,重心取前;B项表述错误,文段中明确指出需要对西方理论加以思辨审慎地运用,因此不可能“摆脱西方理论的影响”;C项断章取义;D项观点无中生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第2题:

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 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 菁。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 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
对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心理学是一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学科
B.我们迫切需要用实证方式来验证西方心理辅导与治疗理论的科学性
C.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对西方理论去伪存真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D.尽可能开明地对待西方理论,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方能实现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


答案:C
解析:
文段两句话,第一句讲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需要检验西方理论在中 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菁。第二句讲通过吸收、借鉴,最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 辅导和治疗体系。

第3题:

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基本的管理假设也不同,因此,学习西方的管理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在崇尚文学典范、强调服从权威上,中国文学与西方新古典主义是()的。

  • A、相同
  • B、相似
  • C、相反
  • D、无关

正确答案:B

第5题:

在今天的中国文学研究中,有些人认为,全盘西化等同于现代化。事实上,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与西方不一样,它是写意、白描、散点透视,长于感悟和感受,理性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其实西方的优秀艺术家也不会用理性来压迫感性,它们应该是统一的。比如西方的现代绘画,往前发展的道路上首先受到了日本的影响,说明东方的写意艺术极大地启发了他们,现代主义绘画开始稍稍脱离剖析和实证,最后越走越远。这就是所谓的西方文学艺术的“现代化”他们的方向是反的——东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西方艺术的发展方向是统一的
B. 文学中的感性和理性应该是统一的
C. 中国文学研究不应把西化等同于现代化
D. 中国文学艺术与西方文学艺术存在本质不同

答案:B
解析:
文段第一句引出话题,中间用转折词“其实”引导出文段主要说明的内容,“不会用理性来压迫感性,它们应该是统一”,同意替换,所以理性和感性应该是统一的。

第6题:

面对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我们要对西方的理论存有一种开明的态度,迫切的问题是:我们如何以实证方式如结果研究,来检验有关理论在中国人中之有效性,然后去芜存菁。同时,通过吸收、借鉴外国的理论和方法,发展或创造出适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特点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对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心理学是一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学科
B. 我们迫切需要用实证方式来验证西方心理辅导与治疗理论的科学性
C. 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目标的实现,要建立在对西方理论去伪存真和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D. 尽可能开明的对待西方理论,海纳百川,博才从长,方能实现心理辅导与治疗的本土化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题中重点阐述的是心理辅导和治疗治疗中西方的差异。 选项A表示的是心理学因人而异的问题,不符合题意。 题中的重点是吸收借鉴外国的心理辅导治疗理论和方法,而不是证实外国心理学的科学性,所以B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选项D重点说吸收采纳,而题中的重点是去伪存真的吸收、借鉴、发展、创造西方的心理学说,故答案为C。

第7题:

长期以来,中国文学被人为地分成古代、现代两大板块,这固然可以使文学研究更加专门化,但却造成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研究的____。在大多数学者眼里,中国现代文学是以现代性追求呈现出新的文学特质,与西方文学的因缘更密切,而对中国古代文学却____得少。

A.脱节 反思
B.隔阂 沿袭
C.壁垒 关注
D.割裂 继承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词辨析。
根据语境信息“中国文学被人为地分成古代、现代两大板块”可知,这会使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的研究相分离,故“脱节”和“割裂”与文意均相符,保留A项和D项。根据语境“中国现代文学是以现代性追求呈现出新的文学特质,与西方文学的因缘更密切”可知,对中国古代文学应是“继承”得少,而非是“反思”,故D项当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第8题:

西方经济学关于利率决定因素的观点有( )。

A.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B.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即投资决定理论的延伸与发展

C.凯恩斯学派的“流动偏好”理论

D.西方经济学派的投资决定理论

E.凯恩斯的经济通胀理论与调整


正确答案:ABC

第9题:

下面是有关中国文学缺类研究的一些陈述,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中国的爱情诗,尤其是文人的爱情诗,极少表现那种刻骨的相思,这与西方是不一样的。
  • B、总的来说,中国的悲剧不甚发达,这一点应该是无可置疑的。
  • C、完全按西方的理论来衡量,则中国可以说没有悲剧。
  • D、长篇叙事诗也不甚发达,而西方的长篇叙事诗则数量惊人。

正确答案:A

第10题:

鲁迅更加推崇西方的文学与文化,认为中国文学使人沉静,不适合社会环境。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