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题目

谈谈你对“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的(如果你是教师,则谈谈你是如何在业内获得发展的)?


参考答案:答题思路:(1)所谓“教师职业专业化”是说:教师职业是专业性职业;要按照专业标准,使教师职业成为专业性职业;教师职业成为专业,需要一个过程。但目前教师职业离专业标准还相差很远,还处于“半专业”状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努力。(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素质,这包括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方面都得到提高,为此就必须提倡教师学习教育理论、进行业务进修,同时严格教师的入职和解职资格、厉行严格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3)就促进教师在业内获得发展来说,其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因素又包括“系统外因素”和“系统内因素”:前者是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后者是指学校内的因素(如果你是校长或教育行政人员,可以着重从教研活动、学校制度、教学条件等方面来谈此问题)。主观因素包括教职观、情感、教师知能和遭遇等(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可以着重从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看法、自己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来谈此问题)。

第2题:

论述1976年以来我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并谈谈你对我过通俗音乐发展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

1.第一阶段:七十年代末。港台时代曲冲击大陆,邓丽君歌曲风行,也是新时期通俗音乐起步的阶段。作品有《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妹妹找个泪花流》等。李谷一、郑绪岚等歌唱家热情支持这些歌曲的出现并探索通民与通美唱法。
2.第二阶段:八十年代前期。音乐茶座、舞厅、歌厅卡式录音机等形式推动了通俗歌曲的创作,如《军港之夜》《大海啊故乡》《牧羊曲》等。此时台湾校园歌曲传入大陆,如《龙的传人》《外婆的澎湖湾》。
3.第三阶段:八十年代末。1986年以后通俗音乐兴起,并刮起强劲的“西北风”追求通俗歌曲的民族风格如《血染的风采》《好人一生平安》等。
4.1990年—2000年。代表作如《弯弯的月亮》《祝你平安》《青藏高原》等看法:
一方面,通俗歌曲音域窄,旋律简单,易传唱,风格多种多样为追求个性的音乐风格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为表现音乐提供了平台,从而在实践中形成个人独特的音乐风格。
另一方面由于通俗音乐还不成熟,音乐创作水平不高,商业味道浓,娱乐性强,流行歌曲大多是成人诉说自白情爱的爱情歌曲,而有的通俗音乐只是在烘托一种气氛,所以艺术价值不高。


第3题:

谈谈你对“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1)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产生的文学,所反映的内容也都是不同的。(2)社会历史的发展一定会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一是从文学本身看,文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文学形式与之相适应。二是从文学的外部看,一方面社会要求文学形式的变化,另一方面物质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文学形式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第4题:

结合世界比较文学发展的历史,谈谈你对新文论冲击、挑战比较文学的看法。


正确答案: 国际比学发展史的事实说明,新文论冲击有利有弊。一方面,比学与文学理论的结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60年代法美两国学者的大争论之后,梵第根那种把比学与总体文学分离的观点已经被人抛弃。我们相信各种新理论的涌现可以给比学注入新的活力,促使它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新的发展。反之,理论研究也应该与具体的比较研究相结合,从比学中获取新的营养。所以,比学和文学理论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谁取代谁、谁吞掉谁的关系2当然,“理论化”也有它的负面作用。如果过分强调理论的重要而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将对比较文学产生不良后果。理论探讨不能代替文学作品的具体研究,不能取代对文学内在因素的审美分析。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

第5题:

结合你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能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其身心发展阶段性有关,一方面要注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置吸引学生写作的题材,一方面要设置一定的阶梯,循循诱导学生不断进步。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四个学段,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写作的总目标和四个学段的目标,并将第一学段(1-2年级)定名为为“写话”,第二(3-4年级)、三学段(5-6年级)定名为“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定名为“写作”。
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识世界
这一目标涉及到“阶段目标(1-2年级)”的第1条、“阶段目标(3-4年级)”的第1-2条、“阶段目标(5-6年级)”的第1-2条、“阶段目标(7-9年级)”的第2-3条、“高中(必修)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的第1-2条。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要写好作文就必须准确的认识客观世界,这种认识是一种全面的、客观的认识;而所谓的“全面”,是一种辩证的“全面”。在认识过程中,只有选好自己的立足点,才能抓住所要反映的事物的关键,才能相识的占有一切相关资料;在认识过程中,要是自己的观点、看法和主张具有正确性,就要在分析事理时坚持辩证法。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真切的认识世界,主要有材料的取舍来体现。
第二:整理思路
这一目标涉及到“阶段目标(5-6年级)”的第3条和第6条、“阶段目标(7-9年级)”的第4-7条、“高中(必修)课程目标•表达与交流“的第3条和第5条。文章不是字词句的随意堆砌,应接一定的章法排列。要使文章的条理清楚,就得注意它的开头与结尾、段落与层次、过渡与照应,这就牵涉到学生本身思路的清晰。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整理思路,主要通过材料的安排以及文章的构思(及谋篇布局)来体现。
第三:锤炼语言
这一目标涉及到“阶段目标(1-2年级)”的第2-3条、“阶段目标(3-4年级)”的第5-7条、“阶段目标(5-6年级)”的第5-6条、“阶段目标(7-9年级)”的第8-9条。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锤炼语言,主要有遣词造句(包括标点符号的运用)来体现。如有计划的多做一些造句练习,自然能“下笔如有神“了。
1、入门写作训练:小学进行写通句子的训练;
2、单项写作训练:又称片段写作教学、“小作文”,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为了培养某一方面的写作能力而进行的教学、训练活动;
3、综合写作训练:也称“大作文”,写成一篇文章的教学、训练活动。
4、强化写作训练:立论训练——提炼分论点训练——寻依据训练——列提纲训练。

第6题:

怎样理解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使遗传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速度、方向和个别差异

第7题:

结合文学史知识,谈谈你对李清照批评柳永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的理解。
李清照要求词的格调高雅典重,她批评柳永词说:“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这是就柳词中喜欢表现勾栏瓦肆之所,并常用俚俗语而言的情况做出了批评。从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对词典雅美的追求。这种典雅美也可视为李清照词学观的综合体现。而我主张柳永的词尽管存在着李清照所批评的缺点,但一个作家的创作是与其生活的经历有直接关系的。柳永的创作是其生活经历的体现对词的表现领域及通俗易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8题:

文学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出现了()

A、题材的变迁

B、主题的演化

C、体裁的更迭

D、语言的嬗变


正确答案:ABCD

第9题:

谈谈你对教学技术发展的认识。


正确答案: 教学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第一,工业革命前,主要以书籍、图片和模型为主。
第二,20世纪初,唱片、广播、电影步入教学媒体中
第三,20世纪中期,电视、录音机、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被综合运用到教学中。
第四,20世纪后期,电子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10题:

谈谈你对中国内地电影如何发展的认识。 


正确答案: 1、尽快形成以促进电影为核心的保障我国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规政策体系。
2、以强化发行能力为关键,建立环节贯通、资源整合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
3、增强电影产品的市场适应性,保证电影的有效市场供给。
4、以影院、院线的价格和服务竞争为基础,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5、扩展包括新媒体在内的电影传播渠道,扩大电影的规模经济。
6、培育电影新人,打造新的市场品牌。
7、建立电影消费引导体系,促进电影市场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