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珠江模式”,以之为例,说明我国广播事业的变化发展,近年广播事业发展有哪些新动向。

题目

什么是“珠江模式”,以之为例,说明我国广播事业的变化发展,近年广播事业发展有哪些新动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国家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广播电视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根据需要和财力逐步增加投入,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国家支持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1983年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提出的“()、()、()”事业建设方针的贯彻实施,改变了以往四级办广播、两级办电视的格局,充分调动起地方办广播电视的积极性。

A.四级办广播

B.四级办电视

C.四级混合覆盖


参考答案:ABC

第4题:

广播电视事业由什么组成?


正确答案: 以无线电波或电缆导线为载体、将广播电视节目讯息符号传送给听众或观众的新闻媒介,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与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三大组成部分。

第5题:

美国1929年经济萧条对广播事业的影响是()。

  • A、广播吸纳劳动力就业
  • B、通过广播推行救市政策
  • C、广播事业带动经济发展
  • D、通过广播安抚民众

正确答案:D

第6题:

国家扶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远贫困地区发展广播电视事业。()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世界广播事业诞生后,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广播事业诞生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2)大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欧美、大洋州以及拉丁美洲的广播事业蓬勃发展,亚洲、非洲不发达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批电台。
(3)趋于普及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批新独立的国家纷纷兴办广播,发达国家和拉美地区的广播事业也继续发展,广播事业在全世界趋于普及。
(4)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革命的不断深入,模拟广播正在向数字广播过渡,并且同电脑网络结合,向网上广播发展,整个广播事业出现了新的飞跃。

第8题:

国家对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广播电视事业的双重属性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我国的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舆论宣传工具。
2、我国的广播电视同时具有经济属性,即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第三产业的基本性质是服务性,广播电视提供的服务能直接、简接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10题:

中国无线电广播的出现与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 1、无线电台的出现:
(1)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创办于上海;
(2)第一座国人自办广播无线电台,1926.10.1,“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正式播音;
(3)上海新新公司创办国人自办的第一座私营广播电台。
2、中国通讯社在20年代的发展:
“国闻通讯社”:胡政之,1921.9,上海,20年代较有影响的私营通讯社;
“中央通讯社”:1924.4.1,广州;
“中时电讯社”:1924,《申报》经理张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