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1844年写于法国巴黎,1932年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题目

《手稿》1844年写于法国巴黎,1932年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手稿》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思想的(),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着名作曲家李某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刘某。2004年刘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李某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李某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1)谁享有手稿的着作财产权?为什么?(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答案:(1)①李某的继承人②李某将手稿赠送与刘某,只是手稿的所有权转移了,着作权并不随载体的转移而转移。李某去世后,李某的继承人依法定继承取得手稿的着作财产权。
(2)①丙和杂志社是侵权人②丙仅仅是手稿载体的所有权人,无权向杂志社投稿发表③杂志社未经手稿的着作财产人(甲的继承人)许可,刊登该手稿亦构成侵权。

第2题:

著名学者甲在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2000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2003年丙将该手稿借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2005年,丁在征得丙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问:

(1)甲死亡后,其手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由谁享有?其手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由谁享有?该手稿的所有权由谁享有?

(2)丁是否享有该手稿著作权中的使用权?丁以“内部资料”形式刊印手稿,是否属于发表行为?丁刊印手稿得到了丙的同意.,其刊印行为是否合法?

(3)丙将手稿出借与丁,是否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为什么?

(4)丙有无决定该手稿是否发表的权利?为什么?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1)甲死亡后,其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仍由其自身保留;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由其继承人继承;甲手稿的所有权通过赠与转移给乙,丙通过继承获得手稿的所有权。
(2)丁只是获得了手稿的使用权,如果要获得作品的使用权必须得到甲的继承人的授权;丁以“内部资料”形式刊印手稿,属于发表行为。丁的行为不合法。
(3)丙将手稿出借于丁,不侵犯甲的著作权。因为这是丙行使对手稿的所有权的行为。
(4)丙无权决定该作品的发表。因为其只继承了手稿的所有权而不享有对手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而发表权属于人身权的范畴。
[解题指导] (1)本题考查著作权的继承问题。根据《著作权法》第19条第1款的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公民死亡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由继承人享有,但人身权并不发生继承。手稿是物,对手稿的所有权按照《继承法》的规定转移。
(2)本题要注意区分手稿的使用权和手稿著作权中的使用权。发表权,是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属于著作权中的人身权。
(3)本题要注意区分对手稿的所有权的行使和对手稿的著作权的行使。
(4)发表权是著作权中的人身权,不发生继承。只有在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作品的情况下,其发表权才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在法定期间内行使。

第3题:

下列不属于稿酬所得的项目有()

A、摄影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B、拍卖文学作品手稿取得的所得

C、帮企业写发展史取得的所得

D、帮出版社审稿取得的所得


参考答案:BCD

第4题:

著名作家甲于1967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按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事迹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哪些为正确的?

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权仍受法律保护
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
C: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
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

答案:A,B
解析:
根据《著作权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10条第1款第5项至第17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所以甲虽然死亡,但其回忆录仍在著作权保护期,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根据《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获得了作品原件的人,未经作者或其他权利人的许可,不得复制、发行或以其他方式利用有关的作品。因此,虽然回忆录的所有权因为赠与、继承等原因而由丙享有,但是并不必然导致回忆录的著作权由丙享有,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选项C,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即以复制、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注释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权利以及许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并由此获得报酬的权利。《著作权法》第19条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精神权利中的发表权和所有的经济权利,依照继承法的有关规定转移。至于精神权利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仍然归属于作者所有。即公民死亡后,作品的著作权在保护期内的,根据继承法,该作品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内容转移由继承人享有。本题中,该回忆录的使用权首先经过赠与由乙享有,后又因为继承由丙享有。但是丁只是被许可使用该作品,并不是由此享有了作品的使用权,所以选项C是不正确的。选项D,甲在赠与时附加了不得发表的条件,根据甲的遗嘱,丙、戊不得将该作品发表,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

第5题:

个人取得的下列所得中,应按照“稿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

A.任职于报社的记者,因在本社报纸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B.任职于杂志社的保安人员,因在本社报纸上发表作品取得的所得
C.高校教师为某报社审稿取得的所得
D.作家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复印件公开拍卖取得的所得

答案:B
解析:
选项A: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选项C: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选项D:按照“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6题:

下列哪本书与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制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历程无关()。

A、《神圣家族》

B、《自然辩证法》

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D、《德意志意识形态》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下列各项所得中,不属于稿酬所得的是()。

A:文学作品手稿原件公开拍卖
B:文学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C:书画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D:摄影作品发表取得的所得

答案:A
解析:
对于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属于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第8题:

A创造了散文诗《秋颂》,B购买并保存了A的手稿,C未经同意将《秋颂》收编在一本散文集中,D不小心将墨汗泼在A的手稿上,对有关当事人责任的认定,下列意见中哪些正确?()

A.D侵犯了手稿原件所,有人B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B.D侵犯了手稿作者A的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C.C侵犯了手稿作者A的著作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D.D侵犯了B的所有权


参考答案:B, D

第9题: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 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 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 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 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 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 “根据作者遗思,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
对有关当事人义务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 正确?( )
A.丙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
B.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
C.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荨重丙的所有权
D.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戊的发表权


答案:A,B,C
解析:
。本题涉及著作权的行使问题。手稿的著作权属于甲,丙仅为该手稿的所有权人,丙在行使所有 权时,应尊重甲的著作权,特别是该著作权中的人身 权。丁作为该手稿的借阅人,应尊重甲的著作权,特别 是甲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当然,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尊 重丙的所有权。因戊对该手稿不享有任何权利,故不 存在尊重戊的发表权问题。因此,本题正确选项 为 ABC。

第10题: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 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 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 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 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 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 “根据作者遗思,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
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 正确?( )
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仍受法律保护
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
C. 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
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


答案:A,B
解析:
。本題涉及作者、作者的继承人、作品的借 阅人所享有的权利问题。作者对作品享有发表权、署 名权、修改权和保持作品完整权等人身权,同时享有使 用权和获得报酬等财产权。署名权、保持作品完整权、 修改权为作者永远享有。对于发表权,应区分情况:作 者生前未发表的作品,如果作者明确表示不发表的,其 继承人不得发表;如果作者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其发表 权可由其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没有继承人,又无人受遗赠的,由作品原件的合法所有人享有。本题中,AB 选项均正确,因为该两选项涉及作者的权利问题。C 选项中的丁既不为作者,又不为作者的继承人,因此, 对作品不享有使用权。D选项中,戊作为甲的继承人, 对该手稿不享有任何权利,因为该手稿的所有权已属 于丙。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