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即理”与“性即理”的具体含义的及其关系?

题目

王守仁“心即理”与“性即理”的具体含义的及其关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王守仁继承了宋儒主流派关于心、性、天等范畴有所区别、又同一互通的基本思想,但他的最终归宿仍是落在心上。
王守仁认为,理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于人心:
一是以“本体”即人的本质的形式存在,在此情形下,“心即理”的心学基本命题实际上需要依赖性范畴的中介转换才能得以确立,所谓“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实际作了心与理之过渡的桥染,即将心学的心即理与道学的性即理统一起来了,统一的基础是心而不是理。
二是以“条理”即内在规范的形式存在,心中的“条理”规范发现为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故“外理”纵有千变万化,最终仍不外于一心。
王守仁将宋儒的天命之性和天理的范畴都收归于心,以前者言本心的浑然全体,而以后者发明条理的森然毕存,从而对宋以来理学的本体性范畴,从心学的立场出发作出了总结。王守仁宣称:“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天下宁有心外之性、宁有性外之理乎!宁有理外之心乎?”王守仁所坚守的,始终是心、性、理不二的立场。这种通过“性”而发明的心理同一的理论,是王守仁心学最为重要的内容。不论他的理论表述是突出知行合一还是致良知,在实质上都是心理为一观点的不同实现形式而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比较朱熹与陆九渊的“心即理”说。


正确答案: 朱熹主张心与理一,这在他并无不通之处。因为心作为认识主体,它的本来任务就是穷究和统管理,理之作用可以通过主体的概括发挥而表现出来,这是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的。但是,认识论之心理统一与本体论之心理统一显然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为前者可以有二有一,后者则只能一而不二。朱熹的观点实际上是“心具理”(认识论意义上)而非彻底的“心即理”(存在或本体论意义上),故在当时和以后遭到了陆九渊、王守仁的尖锐批评。
陆九渊虽倡心学,但他与朱熹的区别,在于其“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心学格局,即宇宙之理等于本心之理。陆九渊对理的问题的解决,不是从认识论出发,而是从存在的角度、即从本体论出发的。心和理在任何时间和空间中部保持着同一,这种同一性不受任何外在条件的干扰,永不变化。从而,陆九渊推出的“心即理”与朱熹的“心即理”也就有了根本性的差别。陆氏的“心即理”是谓心和理是同一的实体,称理或称心其实只是形式,实质上并无差别,“实不容有二”,故心与理才能“一以贯之”。

第2题:

性即理


正确答案: 程颐既讲“心即性也”,又讲“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性即理”的架构,既在于使自孟子而来的仁义本性与天理相衔接,又在于使天理本体落实到具体人身,为人心挺立和实现天理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即理” 从本体论着手沟通天人之际、为实现理与心之过渡和统一准备好了基础,这实际上也正是后来阳明心学所走过的道路。

第3题:

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

A、王守仁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第4题:

陆九渊“心即理”


正确答案: 理在人心中,主观主义认识论。

第5题:

以下属于“理”一元论的是()。

  • A、程颐
  • B、朱熹
  • C、张载
  • D、程颢
  • E、王守仁

正确答案:A,B

第6题:

下列选项与“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B、我思故我在
  • C、气者,理之依也
  •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正确答案:B

第7题:

公开保理可按具体保理内容的不同而分为两种类型,即到期保理和()。


正确答案:综合保理

第8题:

( )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

A、韩愈

B、朱熹

C、王守仁

D、颜元


参考答案:C

第9题:

如何理解陆九渊的“心即理”?


正确答案: 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南宋人。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建立了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的主要著作,后人编为《陆九渊集》
陆九渊嫌朱熹的学说太复杂太繁琐,于是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干脆的办法。他说,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道德原则——“理”。即“心即理”的宇宙观,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主要干点包括:
陆九渊“心即理”的命题,是武断的主观唯心主义。这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其根源在于无限夸大心的思维作用和人的道德意识,以至否定了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独立存在,而把心看成惟一的实体。即“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此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陆九渊的所谓“心”,有时又称作“本心”,是指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它包括人的道德观念,也包括事物的规律。他说:“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天覆地载,春生夏长,秋敛冬肃,俱此理”。
陆九渊所谓的理不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只是道德的原则。他所谓的心就是道德意识。陆九渊所谓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

第10题:

朱熹和陆九渊同为南宋重要的哲学家,但二人的逻辑不同,陆九渊认为心即理,被称为理学;朱熹认为性即理,被称为心学。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