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有关佛学佛经上之专门名词的解释,我国有否此类书籍或辞典,以供一般初习佛学者之参考,使不易懂的梵语由译成中文,而得知其意义?
查看答案
问题:喜怒哀乐未发时是空,是无住,发而皆中节是生心,此可作无住生心或真空妙有解否?
问题:修出入息念应具备什么条件?
问题:什么是心法的核心?
问题:佛教徒供养纸印的佛像因经济未有镜框加护,日久陈旧不堪,而且破烂有碍及尊严,另换新的,而旧的如何处理?用火化可否?
问题:杀生、不与取的感受等流果分别是什么?你从自他身上能发现这些规律吗?
问题:什么是怨憎会苦?何时才能断除这种痛苦?《前行》中讲的“怨憎会苦”,主要是从哪个侧面分析的?为什么?
问题:中观所说的“假名安立”如何理解?
问题:如何理解“法尚应舍”?
问题:什么是无相布施?
问题:一个人一次皈依法师后,有无再次或多次皈依其他法师之限?
问题:被日本人称为律宗始祖的高僧是()。A、玄奘B、鉴真C、义净D、窥基
问题:一个大乘行者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对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有什么影响?
问题:以下不属于“三学”的是()。A、戒B、慢C、定D、慧
问题:精进利益众生的助缘有哪六种?请一一解释。
问题:供养分几部分?
问题:凡夫菩萨,要时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内,于恶世中救苦众生(智者大师语)。又智度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又云:譬如二人各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此段岂不与劝发菩提心,志在利他,普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旨大相径庭乎?若不度化众生,即是自了汉,而为焦芽败种如何则可?
问题:在世间的工作学习中勤恳努力,或者在打麻将时废寝忘食,这些是否叫精进?为什么?
问题:彼岸、涅槃界在哪里?
问题:实修四念处时,从点线面空去如何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