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只是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吗?若不是的话,还有什么是佛菩萨?知

题目

佛菩萨只是以人的形象度化众生吗?若不是的话,还有什么是佛菩萨?知道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应当如何发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缘觉又曰辟支佛,是未到菩萨境界,菩萨尚未称佛,因何辟支佛,有加一佛字呢?


正确答案:触缘而自悟者,简称曰独觉,梵语独曰辟支,觉曰佛陀,觉有大小种种不同,佛亦有藏通别圆之异。普通称佛者,多指三劫福慧,觉行圆满之佛,与辟支自有等差,如中国古代尧舜禹汤文武称王,周末七国之君亦称王,汉之诸侯亦多封王者,虽皆曰王,品位岂无别耶?

第2题:

佛菩萨圣诞日,供养水果时,应向佛菩萨说什么话?请老居士指教。


正确答案:但掏诚心供养,佛与菩萨自然照鉴,不必述辞,感应无差。

第3题:

三方佛中“释家三尊”是指( )。

A、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

B、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

C、药师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D、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正确答案:A

第4题:

普门品载观世菩萨能度佛身,菩萨何能度佛?


正确答案:所谓度佛身,非谓度已成之佛,乃谓应某众发大道心者,观世音即现佛身,为说一乘之法,使此众直趋佛乘也,此其一义。再则十地以上之圣众,尚未断无明者,观世音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使其悟证,速成等觉也。此又一义。

第5题:

如果观音菩萨及释迦牟尼佛能常示现,直接救化众生,众生不就更容易救化吗?为什么要众生看不见佛,而常沈苦海,而猜疑?


正确答案:佛与菩萨,皆多化身,落叶飞花,皆可悟道,是落叶飞花,皆佛化身,在自己之器利钝,悟不悟耳。昔释尊在舍卫国,分明佛身现世,而舍卫城中之人,仅有三分之一信者,又有何说?佛菩萨之身,无刹无时而不现,要在众生有缘无缘而已。

第6题:

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

  • A、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
  • B、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
  • C、以上皆对。

正确答案:C

第7题:

观世音菩萨,过去早已成佛为正法明如来。因悲愿无穷,故再降格作菩萨以救度众生,然每一尊佛度生之法都比菩萨为高。何故要降格耶?岂有不降格就不能行其度生的悲愿吗?


正确答案:各尊菩萨,各有愿力,且与各土众生,各有深缘,观音与娑婆缘深,故常游此土。然此土有佛释尊,摄化大千,一土不能有二佛,犹一国不能有二王,其理正同,故倒驾慈航,权现菩萨,辅佐释尊,否则如世间乱国,政出多门,民无所从矣。

第8题:

下列佛教造像组合中,属于西方三圣的是()。

A.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观音菩萨
B.普贤菩萨-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
C.月光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
D.普贤菩萨-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

答案:A
解析: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梵名Amita),其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或称“(阿)弥陀三尊”。

第9题:

有些神,感应比佛菩萨更灵,佛菩萨岂不如神吗?一般人信佛,多为愈病。如替他念经念佛,多不如用神教咒术来得快?


正确答案:灵应在乎诚感,心对神专精,即感神灵,心对佛专精,则感佛灵。居士所举两问皆是与神缘深佛缘浅之人,故感应有迟速也。兹举一喻,三轮车街头巷尾,招手即来,摩托车必至行中面订,然各得车矣,同时开驶,试看何车在先?

第10题:

万法因缘生,佛菩萨度世亦不离此一原则,证之释尊弟子俱成阿罗汉而那位只会念扫帚一字之某尊者便知佛之缘行法力无边。今届末法,众生求度岂不难之又难?末法时期有无佛菩萨慈悲众生,另弘法门广度众生?


正确答案:古德云,正法时期戒成就,像法时期禅成就,末法时期净成就。佛菩萨有感必应,随时现身,度化众生,但我辈障重,虽遇错过,是可悲耳,净土法门,名曰门余大道,即是八万四千法门以外之另一法门,何必他求!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