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生1: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问题(一):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问题(二):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第1题:
两个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学,再让学生表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然后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再说出自己的观点,体现的是学生要学,学生在自己通过猜测、验证获得知识。 请比较分析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启示。
第2题:
第3题:
A.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屏幕上,以文字、图片等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B.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以文字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C.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以图片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D.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屏幕上,以文字等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两位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 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d/2。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问题:
(1)两案例的主要共同点是什么?是否真正了解学生的起点?
(2)从线性与非线性的观点分析两教法。预测两教法的教学效果
第7题:
第8题:
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
A.一种认识活动
B.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
C.教师的教学活动
D.智育活动
第9题:
第10题: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是教师教学生认识世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