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小学改革始于()的建立。

题目

我国近现代小学改革始于()的建立。

  • A、上海正蒙书院
  • B、三等公学堂
  • C、南洋公学
  • D、小学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正确答案:


第2题:

简述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34.(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
(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

第3题:

近现代财产保险制度始于海上保险。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B

第4题:

简述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答案:
解析:
1840年以后,我国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1)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2)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3)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4)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第5题:

我国建国以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A.普及小学教育

B.学制改革试验

C.教学改革试验

D.课程改革试验

E.教育体制改革试验


正确答案:ABC
ABC【解析】建国以后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1)普及小学教育;(2)学制改革试验;(3)教学改革试验.

第6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始于1986年,首先在深圳起步。( )


正确答案:×
B。新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始于1986年。当年8月,沈阳开始试办企业债券转让业务;9月,上海开办了股票柜台买卖业务。

第7题:

我国小学教育之开设,始于

A、1896年

B、1897年

C、1898年

D、1899年


参考答案:B

第8题:

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
(2)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强化课程的弹性,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

第9题:

简述近现代伊斯兰法的改革。


参考答案:

①简要介绍近现代伊斯兰法改革的背景、进程和后果。
②改革是在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西方法律文化的传播和伊斯兰法无法适应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③改革以奥斯曼帝国的“坦志麦特”运动为笼头,一战后土耳其和埃及继续进行全面改革,二战后蔓延至整个伊斯兰世界。
④经过改革,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制状况可以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在刑法、诉讼法以及与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民商法领域,大量采纳西方的法律制度和原则,已基本世俗化;而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受宗教道德规范严格控制婚姻、家庭、继承、宗教基金和宗教义务等领域虽也经过一定改革,但仍由传统教法调整,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法律形式和内容。


第10题: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六三三”制起始于(  )

A.1922年的壬戌学制
B.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
C.1958年的学制改革
D.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A
解析:
此题应结合中国教育史来判断。我国在1922年的壬戌学制时就采用了美国的“六三三”制,1951年的新中国学制则发扬了这种单轨学制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