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美术课标中第四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活动建议。

题目

简述美术课标中第四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活动建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欣赏·评述”领域第四学段美术学习活动的是( )
A.对现实生活中的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解释、分析和评述
B.结合多学科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社会问题
C.用简短的语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直观感受
D.运用美术专业术语撰写2000字以上的批评文章


答案:A
解析: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是:(1)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2)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3)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4)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5)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作品,并结合当地的建筑与环境,进行评述,体会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6)欣赏书法与篆刻作品,感受其特征;(7)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了解科技发展与美术创作的关系;(8)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及相关图片报道,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和评述。

第2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学习活动建议中,适合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是( )
A.根据游戏、童话或故事,进行表现
B.欣赏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
C.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
D.以古典油画的技法进行写实训练


答案:C
解析:
第四学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是:(1)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运用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开展造型表现活动,描绘事物,表达情感和思想;(2)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3)学习速写、素描、色彩画、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4)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5)学习漫画、动画的表现方法,并进行创作练习;(6)选择计算机、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媒介,进行表现活动。

第3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需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第4题:

列举三项或以上初中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学习活动内容。


答案:
解析:
(1)对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尝试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欣赏方法进行学习和研究。
(2)通过查阅或搜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中外著名美术家及流派。
(3)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设计作品的实用性与审美性。
(4)通过观摩录像或邀请当地工艺美术家、民间艺人,了解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式与特点。

第5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没有明确提及的主要学习对象是( )。


A.自然美
B.美术作品
C.技艺美
D.美术现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主要学习对象。《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说明中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表述为:该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故A、B、D项表述正确。

C项:技艺美并未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被提及,故符合题意。

第6题: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学习的创作活动具体分为(  )。

A.“造型·表现”和“综合·探索”
B.“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
C.“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
D.“欣赏·评述”和“设计·应用”

答案:C
解析:
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

第7题:

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几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


A.5位以上
B.8位以上
C.10位以上
D.12位以上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解。“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评价要点为: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1.识别不同门类的美术作品,如中国画、水彩画、油画、版画、雕塑、动漫等。2.了解和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及美术的文化价值,珍视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3.知道中国美术史中5位以上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4.能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5.利用互联网、辞书或美术专业书籍等,了解中外美术史中的重要美术家及流派。由第三条表述可知,学生在第四学段的“欣赏?评述”领域学习中应该知道5位以上在中国美术史中有代表性的美术家。A项正确。

第8题:

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现代媒体艺术系列的“学习内容”中关于开展电脑绘画学习活动的建议。


答案:
解析: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对于高中现代媒体艺术系列中电脑绘画的学习活动建议有:①鉴赏具有鲜明艺术特色、文化内涵以及与生活经验相关联的电脑绘画作品.用美术及相关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②选用一种或几种计算机软件,如用Photoshop、coreIDRAw、Painter等进行平面绘画创作。③配合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拍摄、收集各种素材、资料或案例,并作为研究性学习最终成果的展示。④学习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电脑绘画作品。

第9题:

简述第二学段(3~4年级)“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活动建议。


答案:
解析:
【知识点】课程标准。 【参考答案】
根据各种材料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美术作品,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美术创作;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并选定展示美术作品的方案,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展览,美化教室或学校环境。
根据诗歌、童话、故事或创设某一情境,制作纸偶、乐器、皮影等作品,并进行表演,或举办集体生日庆祝等活动。
结合品德与社会、科学等学科内容,设计并制作学校、村庄、公园、游乐场的地图或模型。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一节“欣赏·评述”领域美术课学习活动的是(  )。

A.评析当前有争议的美术现象
B.欣赏与评述新媒体艺术作品
C.查阅和搜集资料进行自主探究
D.撰写8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

答案:D
解析: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要求中第四学段(7-9年级)评价要点中表述: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并有兴趣与同学讨论、分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美术现象或事件。撰写800字以上的评论不符合该阶段的课程内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