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顽皮学生有一次在课堂上趁老师在黑板板书之际,悄悄向教师丢去两

题目

一个顽皮学生有一次在课堂上趁老师在黑板板书之际,悄悄向教师丢去两片碎纸屑,又做了个鬼脸,引起全班同学的哄笑,老师大发雷霆,不仅怒骂了该同学,还对全班同学大发脾气。对于这位教师的课堂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你对课堂管理的建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首先,题中所描述的教师的这种课堂行为是不恰当的,“发脾气”不仅不能平复全体学生的情绪,回归到正常的课程内容,还会让全体学生产生逆反情绪,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同时,对顽皮学生的“怒骂”伤害了该生的自尊心,让他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既不能帮助该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也会使老师在该生心目中丧失威信。课堂教学中出现违纪问题是很正常的,出现这些问题时,老师一定要明白,处理不良行为不只是为了维持纪律,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花在维持学生纪律上的时间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负相关,在处理日常课堂问题时,要以最少干预为原则,用最简短的干预糾正学生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运用非言语线索进行引导。比如面对学生去的纸屑,老师可以在板书后继续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目光、手势、身体接触等提示学生认真参与课堂学习。这种方法花的时间少,给学生不良行为以强化。
(2)运用幽默的言语从不良行为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老师可以运用幽默的言语将在课堂上发生的事情作为课堂内容的一次拓展或延伸,让学生快速从干扰回归到课堂中。
(3)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惩罚,如让顽皮学生站几分钟,并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刚刚老师讲的内容你可能没有听清楚,所以让你站着,认真听懂后面的内容,下课后老师把前面的内容给你补上来”。通过这种善意的惩罚,让学生为老师的宽宏大量感到敬佩’同时也对自己的违纪行为感到惭愧。在课堂中完成违纪事件的应对后,教师在课下要对违纪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学生方面的原因,如学习中遇到挫折,想要引起老师的注意抑或是其他;还是老师方面的原因,是教学存在问题,还是对学生的管理不当,还是老师威信不够等。在分析完之后找违纪学生进行沟通,共同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双方以后如何改正。
要想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我认为在课堂管理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要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注意教学进程的组织,尽量兼顾全体学生的水平,并对课堂内容进行监督;教学过程要具有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与教学有关的、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保持教学的流畅性和生动性;维持团体注意的焦点。
(2)要预防不良行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明察秋毫,一心多用,关注整体,同时进行良好的转换管理,及时发现不良行为的苗头,尽早制止。
(3)正确处理违纪问题。运用言语或非言语线索进行提示,表扬学生的良好行为,合理运用惩罚,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给学生留违纪事件,课后进行心理辅导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正确答案:BC

第2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 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 !”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 上不再提出问题,不再主动回答问题了。


请你评价这位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该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和质疑?


答案:
解析:
(I)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该老师应该:①承认学生独立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的多途性、发展方式的多样性和发展结果的 差异性,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条件;②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和环境的支持度,为学生营造安 全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选择、发言;③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受教育过程进行调控;④鼓励 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超越教师的认识,超越时代的认识与实践局限,科学地提出不同的观点、看法,并 创造具有成效的学习方法;⑤提髙学生自我意识性。

第3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下列哪项属于合作学习的类型()

A.在讲述圆的周长这一节课中,教师书写板书,按照课本方式进行讲述

B.在上课之前,老师提前告知学生下节课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C.老师将下一节课所讲述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D.在上课时老师放映PPT讲述这节课的内容,并且提问同学


答案:C

第4题: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要有创新,不论学生的答案多么幼稚,老师都给予表扬。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1.提出观点。
该教师的行为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学生的答案,还是要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分析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意义和教师此举的不利影响。
第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意义。一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二是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三是有利于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二,教师此举的不利影响。教师此举有滥用表扬之嫌,误解了创新的本质,长此以往,不能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解放,也难以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3.落实解决。
第一,教育部门方面。应在学校教育中大力倡导和推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校方面。一方面应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另一方面应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进行强化和培训。
第三,教师方面。在尊重教学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启发和激励,并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和探索的机会,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5题:

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E.初三教室内,物理老师拿戒尺在不听话的学生后颈上使劲击打三下


答案:B,C,E
解析:
关于是否属于体罚的问题,可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惩罚措施的方式、强度等具体考虑。

第6题:

查磊案例中,查磊在课堂上做小动作,被老师制止后,他在课堂上公开骂老师。老师一怒之下,就用书本卷成的纸棒“教育”了学生的头部,学生被医生诊断为脑震荡。案例中各责任完全在教师,学生没有责任。()


参考答案:错误

第7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再主动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请你结合案例,评价该教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答案:
解析:
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聆听,态度恶劣,严重挫伤了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的状态。

第8题:

课堂教学书面言语技术的含义是()

A.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屏幕上,以文字、图片等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B.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以文字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C.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上,以图片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D.教师在课堂上在黑板、屏幕上,以文字等传达教学信息的活动


参考答案:A

第9题:

南京某高校一位年轻教师说,刚工作时,他还希望延续传统,用粉笔板书给学生上课。但随着阅读方式、书写方式的电子化,他在写板书时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有时遇到一个字写不出来,卡在那,学生们就在下面偷偷笑话”,他说,“那时我刚做老师,这种事很打击自信,所以索性用PPT作课件。”
一名老师上课从来不用粉笔写板书,只用PPT课件。一次在课堂上,她不知从哪来了兴致,在黑板上大笔一挥,写下一句话。之后居然在讲台上“卖萌”地对学生们说,已经很久没有写粉笔字了,不知写得怎么样。同学们抬头一看:一行字写得东倒西歪,里面还夹着一个错别字。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一些老师只用课件不用板书这种做法的看法。


答案:
解析: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不仅要写板书,而且要详细讲解每一项的含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另外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记笔记。有不少老师用多媒体演示课件的内容太多,进度太快,学生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呈现的信息切换过于频繁,学生的注意力很难及时地转移。学生经常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根本没有时间从容地思考,真是从“人灌”到“机灌”了。

第10题:

沈老师走进教室 ,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 ,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 :“头像画的很逼真 ,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高兴 ,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 ,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 :“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 ,而是作文讲评课 ,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 ?”沈老师正要去擦 ,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 ,向沈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然后抢过黑板擦 ,擦掉了他的 “得意之作”。多年以后 ,一副赞美老师 ,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 ,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
问题 :
(1)评析沈老师对
“漫画事件 ”的处理。 (10分)

(2)
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时的注意事项。 (10分)


答案:
解析:
(1)沈老师的处理方式很恰当。

①沈老师运用了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 ,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 ,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 ,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沈老师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没有生气 ,而是因势利导 ,是具有教育机智的表现。

②沈老师做到了长善救失。虽然是学生对他的嘲弄 ,但是沈老师还是能看到学生的特长 ,并进行了赞扬 ,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③沈老师遵循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在教学中能够从思想品德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 ,使学生自我感悟。

④沈老师运用了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如果对学生有期待 ,并能鼓励指导学生 ,学生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沈老师对画漫画的同学的鼓励和期望 ,给他带来了进步的动力 ,最后取得了成功。

(2)
①沉着冷静面对。这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基础。沉着冷静面对事实 ,尤其在发生师生冲突时 ,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教育修养和心理调控能力 ,要豁达大度 ,要有极大的忍耐力。

②机智果断应对。要尽可能地平息事端 ,为当事人平静感情 ,为思

考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拖延时间。还可采取 “转移话题 ,暂避锋芒 ”“冷处理 ”等方法。

③公平民主处理。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时 ,教师应以事实为依据 ,依法秉公办事 ,要有民主意识 ,不偏袒班干部和优等生,也不以老眼光看人 ,贬低 “差生”。

④善于总结引导。把处理一桩突发事件看成一次了解班级情况、教育引导学生的机会 ,要允许有 “突发事件 ”的存在。善于从不良事件中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分析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