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题目

制订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2题:

关于确立教育目的依据的两种对立观点是什么?主要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3题: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

第4题:

我国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5题:

制定教育目的社会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要依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2)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 学技术发展状况。
(3)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第6题:

教育目的制定的基本依据是个体本位论。


正确答案:×


第7题:

制订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正确答案: 制订语文学科目标的基本依据是《语文教学大纲》。注意点是:
(1)正确体现教书育人的辩证关系,
(2)正确体现汉语文教学的历史传统和母语教学的特点,
(3)正确体现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

第8题: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正确答案:

第9题:

简述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的基本依据。


正确答案:(1)社会依据。
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①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②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2)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①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它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或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依据。
②从人的需要来说,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10题:

我国制订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一致的;3、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4、社会化大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物质基础;5、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