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

题目

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在()。

  • A、北京
  • B、天津
  • C、上海
  • D、广州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都是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宣传的思想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2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有何地位?(1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是什么?(1分)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有什么共同的革命精神?(1分)


正确答案:
23.最主要的内容:科学、民主(2分)
新文化运动地位:开启了中国思想领域近代化的步伐(或是中国近代化思想 领域的开端)(1分)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潮:人文主义(1分)
共同的革命精神:反封建(1分)

第2题:

概述在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观念有哪些 转变?


答案:
解析: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现代教 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教育的个性化。"个性的解放”是新文 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思想觉醒和反 抗传统的标志。中国传统教育是造就顺民的教 育,新文化运动人士认为教育如欲为社会发展尽 力,"非发展个性不为功”。他们呼吁:教育要尊 重儿童,甚至以儿童为中心,学校要以个人和儿 童为本位;不能以“划一、单调”的“模型”塑造个 人,要使受教育者各尽其性,发挥个人的最大潜 力;教师必须“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 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 (2) 教育的平民化。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 为发端的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就是一场指向平民 主义的运动,它力求沟通和消除知识阶层与普通 民众在语言和思想上的隔阂,使新知识、新思想 能够传播到一般民众中。教育要坚持“庶民"方 向,打破以往传统教育有贵贱上下、劳心劳力、治 人者与被治者的差别;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发 挥人人无限的潜力;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要贴 近平民,与生产、生活和环境改造相结合。这些 都成为时代的强音。 (3) 教育的实用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 倡务实的教育成为共识。一方面,认识到教育对 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适应的 重要意义,致力于思考和解决“教育与生计关系” 成为不少教育家孜孜以求的事业,从观念上解决 了改革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另一方 面,认识到学校内部须进行全面改革,强调从社 会生活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沟通教育与生活、 学校与社会,强调学生主动、创造的学习和实际 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均须 适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 (4)教育的科学化。提高科学在教育内容中 的比重是一个方面,但新文化运动人士认为更重 要的是让科学内容和方法渗透到社会各项事业, 改变人的态度和观念。在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 法和科学的精神三者之间,科学方法的运用重于 科学知识的获得,而科学方法运用的目的又是科 学精神的养成。

第3题:

新文化运动在宣传民主、科学的同时,提出必须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判断题


答案:正确

第4题:

在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正确答案:李大钊

第5题:

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倡导用白话文写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首先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文艺复兴

D.启蒙思想运动


参考答案:C

第7题:

“德赛”两先生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来到中国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新文化运动在文教方面有哪些主要成果?


参考答案:

新文化运动中在文教方面的最大推动,就是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白话文的推行不仅推动了文学革命,而且使口语和书面语一致,从而大大减轻了学习阅读和写作的负担,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1920年,教育部规定从一二年级开始使用白话文教材,到1922年,除语文课文中的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推行国语也是新文化运动中的重大成果。推广全国通行的语言,不仅有利于不同地方人士的交流,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规范性。
新文化运动还推动了男女平等教育的确立。


第9题: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如何?怎样评价他的办报活动?


正确答案: 胡适(1891-1963)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曾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期间参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编辑工作,1922年5月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1月与陈西滢等主办《现代评论》周刊,1930年与徐志摩等人合办《新月》杂志,1931年又与傅斯年等人阳办了《独立评论》。
胡适是一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革命倡导者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贡献应给予肯定。正是他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打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炮。他提倡写白话文、白话诗、演白话剧,在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关于这一点,毛泽东给予很高评价的:“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在那时,这个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鲁迅也曾著文大加赞许说:“要恢复更多年元声的中国,是不容易的,首先来尝试这工作的是“五四运动”前一年,胡适之先生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可是,在世界观方面,胡适始终抱住他那实用主义哲学不放。在“五四”时期那班“新人物”里,胡适是作为资产阶级的右翼代表出现的。一有机会,他就会在报纸上宣传杜威实用主义。尢其是在他掌握了《每周评论》的编辑权以后,将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刊物完全改造成为一个贩卖实用主义哲学的阵地,,挑起了“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企图阴绕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他所主办的《努力周刊》和《现代评论》,更是公开的、直接地反对马列主义和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运动,起到了阴碍历史前进的作用。

第10题:

新文化运动后,对我国学前教育产生广泛影响的教育理论是实用主义和()。

  • A、实业教育思潮
  • B、科学教育思潮
  • C、儿童中心论
  • D、平民教育思潮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