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体裁类别是()

题目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体裁类别是()

  • A、小调
  • B、民歌
  • C、劳动号子
  • D、山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川江船夫号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附谱例:


答案:
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对祖国民歌、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得到激发。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讲解、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不同体裁的民歌,运用民歌的知识进行歌曲的辨析。
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学习民歌,知道我国民歌分为三类,掌握其中号子、山歌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民歌的欣赏与演唱,掌握民歌的种类与风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随美妙动听的音乐开始我们的音乐之旅,听,远处的山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
教师播放《山路十八弯》的开头部分,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提问。
师:同学们听出来这是一段什么风格的音乐了吗
生:中国民歌。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欣赏并学习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
【设计意图】用听赏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听辨歌曲风格。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讲解中国民歌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给出民歌的概念。(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大体上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种体裁)
2.初听《川江船夫号子》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导学生说一说听完歌曲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三)对比赏析
1.欣赏《川江船夫号子》
(1)教师展示纤夫
拉船的图片,提问学生:从图片当中能看出什么
并让学生听赏作品,初步感受作品情绪。
(2)游戏互动:请一个
学生来推钢琴,学生推不动,再叫上两个同学一起推,边推边喊号子,从中体会号子的作用。
(3)请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吆喝,利用课堂有效资源进行节奏的练习。如:拍桌子、椅子。
(4)了解歌曲的组成,号子之间有何不同并如何区分。(劳动内容不同,所喊的劳动号子也不相同)
2.欣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1)初听歌曲第一部分。
(2)跟钢琴学唱歌曲主旋律,听钢琴弹奏,全体哼唱。
(3)教师讲解山歌的概念及歌曲的特点。播放歌手阿宝演唱的视频《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并让学生跟随音乐哼唱。听赏后学生仔细分析乐谱,区分一、二、三段的区别,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总结出以下内容:



(4)展示山丹丹花图片,对植物进行介绍,分段欣赏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设计意图】听赏歌曲后,用图片做引导,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歌曲的欣赏起积极的作用。
3.对比《川江船夫号子》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川江船夫号子的演唱特点是“一领众和”,领的人也是劳动的指挥者,学生体会号子的节奏,能够区分号子与山歌的不同,能总结民歌的作用。
【设计意图】欣赏《川江船夫号子》,了解号子的种类、作用,让学生体会号子的节奏,通过与歌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比,让学生能够区分号子与山歌的不同,能总结民歌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
漫游民歌乡活动:
教师播放PPT课件,听赏一组民歌,判断所听音乐属于号子还是山歌。学生分为四大组,以计分比赛的方式抢答,教师公布答案:《赶牲灵》(山歌)、《黄河船夫曲》(号子)、《槐花几时开》(山歌)、《哈腰挂》(号子)。
(五)小结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民歌,它在中国音乐及世界音乐的舞台上有重要作用。我们要热爱祖国优秀的音乐作品,并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第2题: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属于哪种体裁类别(  )。

A.小调
B.民歌
C.劳动号子
D.秋歌

答案:B
解析: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属于民歌种类。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因此正确答案为B。

第3题:

戏剧类文学的主要体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参考答案:悲剧;喜剧;正剧

第4题:

钱钟书的《写在人生的边上》、《人·兽·鬼》、《围城》分别是什么体裁的作品?


正确答案: 《写在人生的边上》——散文集。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长篇小说。

第5题:

观花类盆景梅花修剪的时期主要在()。

  • A、萌芽前
  • B、开花时
  • C、开花后
  • D、落叶后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川江船夫号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点。(10分)

(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15分)

(3)针对(2)中的主要环节,写出设计意图。(10分)


答案:
解析:
本题是一道教学设计题,共三问:

第一问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2)四个要求: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②行为条件,如时间、场所等;③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评的;④表现程度及质量效果。

(3)制定的依据:①学科课标,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演奏课的相关目标要求;②教材情况,即在教材中或单元中的作用、地位及重要性;③学生情况,即学生所具备的基础知识水平和理应达到的水平,以及学生的具体兴趣、认知情况等等。

第二问是书写主要的教学过程,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1)激趣导入;

(2)新课讲授;

(3)拓展延伸;

(4)小结作业。

第三问是针对第二问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环节阐述设计意图,主要通过对学生的帮助以及体现了新课改的哪些理念着手书写即可。

第7题:

文学体裁四大类包括哪些?
①诗歌:一种高度凝炼、充满情感与想象、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之美的文学体裁。
②散文: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特殊待遇、语言具有审美性的一种文学体裁。
③小说:一种侧重刻画人物性格、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社会生活环境的具有虚构性的文学体裁。
④剧本:指供演出或拍摄用的戏剧、电影、电视的文学底本,是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8题: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人民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①《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
②《康定情歌》——云南民歌
③《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④《掀起你的盖头来》——蒙古族民歌(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第二步,①《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一首陕北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首民族风味较浓的陕北信天游。全曲曲调明亮,旋律优美。描述了红军长征胜利抵达陕北时,正逢满山的山丹丹花开的美丽情景。③《北京的金山上》是一首藏族民歌。据说其原曲是一支古老的酒歌,一般用于宗教的仪式。

第9题:

根据花芽种类的分化特点,开花与展叶的关系,将树木开花类别分为()。

  • A、先花后叶类
  • B、先果后花类
  • C、花果同放类
  • D、花叶同放类
  • E、先叶后花类

正确答案:A,D,E

第10题:

凤阳花鼓属于下面哪种体裁?()

  • A、民歌类
  • B、乐舞类
  • C、歌舞类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