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球类活动中,()应以滚接球、抛接球、原地变化拍球和直线运球为主

题目

在球类活动中,()应以滚接球、抛接球、原地变化拍球和直线运球为主。

  • A、托班幼儿
  • B、小班幼儿
  • C、中班幼儿
  • D、大班幼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属于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是( )。

A.接球、运球、射门、抢截球
B.射门、抢截球、头顶球、掷界外球
C.踢球、接球、运球、抢截球
D.运球、射门、抢截球、头顶球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的知识点。

C项,足球的基本技术主要包括:踢球、接球、运球、抢截球、头顶球、掷界外球等。综上,排除A、B、D项。

故正确答案为C。

第2题:

篮球技术中()是比赛的桥梁。

  • A、传接球
  • B、投篮
  • C、运球
  • D、个人防守

正确答案:C

第3题:

运球分为原地和移动中运球两种,其中移动运球包括哪二种?()

A.直线高运球和Z线低运球

B.直线高运球和低运球

C.直线高运球和弧线低运球


参考答案:B

第4题:

运球分为原地运球和移动中运球两种,其中移动中运球包括直线运球和低云球。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双打时,如果(),判发球方得分。

  • A、接球方接球位置错误
  • B、二发时,球发出后滚网落在界内
  • C、发球时,接球方未做好准备
  • D、接发球滚网后落在界外

正确答案:D

第6题:

案例:
某校初二(1)班,学生40人,篮球场1块,教学内容为篮球球性练习,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完全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增强球感。
(2)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意识。
教学过程:
(1)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2)教师讲解并示范双手抛接球、身前两手相互传接球、球在两腿之间绕“8”和运球的动作要点及重点。
(3)学生练习:学生进行双手抛接球练习、单手抛接球练习、抛球击掌练习各10次左右;单手原地运球练习3~5次,一人一组运球前进练习3~5次,两人一组运球、传球练习3~5次。
(4)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比赛”,10人一队,4队同时进行,从半场开始,第一名学生带球向前跑到篮下(两队一侧)。投篮,进球得一分,带球回来,交给第二名,依次重复,先完成队获胜。
问题:
(1)分析该案例采用了什么设计思路。
(2)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


答案:
解析:
(1)本案例的设计思路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将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并利用运球比赛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熟识度与兴趣,提高相关技能水平。
(2)优点:①教师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教授的知识和技能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初中生学习的规律,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不是过于困难,便会更加自信,学习也会更加努力。
②利用比赛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运动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潜能。
缺点: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去描述,目标(2)的行为主体不是学生。
②在剧烈运动之前,教师没有按照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使得学生的身体情况未达到最佳状态,容易出现损伤事故。
③当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并没有进行总结和点评,教学实施结构不完整。

第7题:

运球分为原地和移动中运球两种,其中移动运球包括哪二种?()

  • A、直线高运球和Z线低运球
  • B、直线高运球和低运球
  • C、直线高运球和弧线低运球

正确答案:B

第8题:

会滚球、传球、抛接球和原地拍皮球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体育活动的目标()。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正确答案:A

第9题:

队员在接球时漏接,再次运球是允许的。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控球包括接球、运球、运球过人三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