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关于宪法历史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有( )
第1题:
A.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B.宪法是国家的普通法
C.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第2题:
梅因是如何论述法律的发展历史的
(1)人类最早的法律概念,是一种被称为是“地美士第”的有人格的神,梅茵说这不是法律而是个别的、单独的判决,或者是判决之后的概念就是“习惯”。
(2)近似于案件的近似判决就是习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不可能有任何的立法机关,甚至是立法者,贵族垄断着法律,决定着各项原则的独占这就是一个习惯法的时代,“习惯”国“惯例”成为一个有实质体存而存在,并为贵族阶层所知。
(3)在习惯法之后便是“法典”阶段。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最著名的范例,以及希腊的梭伦阿提克法典、印度的“摩奴法典”等,它的最大价值在于法公之于众。
(4)在此之后,法典的自由发展便告终止对与法律的发展开始受到有意识的和来自外界的影响。在法典时代开始后,静止的社会和进步的社会之间的区分就显现出来了,要使法律和社会相互协调,就需要法律改进的各种方法,即“法律拟制”、“衡平”、“立法”。法律拟制的作用在于,它能满足改进的愿望,又能掩盖这种改变。衡平在于他能公开的、明白的干涉法律,建立在一切特殊原则之上,典型的就是英国衡平法。要处理阶级与阶级之间某种不可调和的争执时就要求助于立法机关。例如凯撒的制定法、以及查士丁尼法典,制定法的出现法律开始近似于今日的法律。
第3题:
以下关于宪法历史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有()
A、美国1789年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故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宪政的国家
B、法国1791年宪法是欧洲大陆第一部成文宪法
C、1918年的《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1949年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实施的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一部 宪法性文件,但不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4题:
关于宪法发展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以下关于宪法产生和发展的表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现象
B.宪法最终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C.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宪法在有的国家早于近代产生
第6题:
关于现代宪法的发展趋势,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重视保障人权是宪法发展的共识
B.重视宪法实施保障,专门宪法监督成为宪法发展的潮流
C.通过加强司法审查弱化行政权力逐步成为宪法发展的方向
D.寻求与国际法相结合成为宪法发展的趋势
第7题:
下列关于宪法本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B.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决定宪法的历史类型和宪法的本质
C.阶级力量对比的量的变化只能产生宪法形式上的改变
D.与阶级力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力量也对宪法的本质产生一定影响
B.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决定宪法的历史类型和宪法的本质
第8题:
以下关于宪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根本大法,因而不具备普通法的特征
B.宪法既具有普通法的特征,又有自身的特征
C.宪法的效力在任何国家都一定比普通法的效力高
D.宪法是根本大法,因而宪法只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第9题:
论述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1)前工业社会(城市是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城市是农产品的集散地,城市的规模较小、数量很少,城市的消费性与城乡分离)
2)工业社会(城市是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中心,城市是商业贸易的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数量猛增,城乡对立、差距拉大)
3)后工业社会(城市成为人类主要的聚居区,城市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心,城乡融合、差别缩小)
4)信息社会(超级城市的裂解,城市功能的重组,城市的功能发生历史性改变)
第10题:
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历史悲剧的观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