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在以下哪种情形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

题目

甲在以下哪种情形下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

  • A、甲明知乙没钱还是向乙借钱,乙遂挪用公款2万元借给甲
  • B、甲唆使乙挪用公款3万元
  • C、乙用挪用的公款4万元与甲合伙做生意
  • D、甲明知乙挪用了公款2万元,仍然使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甲之女友乙被丙强奸,甲大怒,决定报复,后在乙的帮助下将丙的女友丁强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构成强奸罪,乙不构成犯罪

B.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C.甲、乙的行为情有可原,不构成犯罪

D.甲、乙均构成强奸罪,但不是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第2题:

关于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

A.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20万元

B.甲挪用办公经费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70万元

C.甲挪用办公经费后销毁账目且未归还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50万元

D.对于甲应当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正确答案:ACD

第3题:

如果现丙当着甲的面交给乙5万元好处费,然后三人共同策划挪用救灾款,则三人的行为性质是( )。

A.甲、乙构成受贿罪共同犯罪

B.三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共同犯罪

C.三人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

D.丙构成行贿罪


正确答案:ABD
本题考查的是行贿罪、受贿罪、挪用特定款物罪及共同犯罪的有关规定。根据《刑法》第389条,为牟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本题中,丙当着国家工作人员甲的面给其妻乙钱财并为自己从救灾款中牟取50万元资金属于牟取不正当利益,因此,构成行贿罪,故D选项正确。根据《刑法》第388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本题中,丙将钱财给国家工作人员从而获得好处,甲因收受丙的5万元而利用职权挪用救灾款给丙,构成受贿罪。根据《刑法修正案》第十三条:“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牟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题中,乙是国家工作人员甲的妻子,属于与国家工作人员有密切关系的人,通过甲的职务行为为请托人从救灾款中牟取金钱利益属于牟取不正当利益,因此构成受贿罪。因丙是当着甲的面给乙钱财,因此甲、乙有共同受贿的行为及意图,根据共同犯罪的有关规定,甲、乙二人构成受贿罪的共犯,故A选项正确。又根据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既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给他人使用。本题中,甲利用民政部门负责人的职权挪用救灾款给丙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又根据刑法共同犯罪的有关规定,甲、乙、丙三人共同策划挪用救灾款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第4题:

国有企业的经理甲与某私营企业的工作人员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同骗取大量国有财产。对此应作如下哪种处理?( )

A.甲构成贪污罪,乙构成诈骗罪

B.甲构成贪污罪,乙不构成犯罪

C.甲和乙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

D.甲和乙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故选C。

第5题:

下列关于对甲某和乙某行为的定性,说法正确的有( )。

A.乙某和甲某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乙某和甲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C.乙某和甲某不构成共同犯罪

D.甲某构成犯罪,乙某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乙与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乙与甲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两者在抢夺罪这一重合犯罪之内成立共同犯罪,即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

C.乙并没有与甲进行抢劫的预谋,不具有抢劫故意,与甲不构成共同犯罪

D.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正确答案:A

第7题:

如果甲在向乙多次催要借款无果的情况下,甲便携乙归还的50万元公款潜逃,此时甲的行为如何定性( )。

A.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50万元

B.甲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50万元

C.甲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数额为100万元

D.甲构成贪污罪,贪污数额为150万元


正确答案:BC

第8题:

本案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

A.甲与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甲与丙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同犯罪

C.甲与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D.甲与丁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C

第9题:

惯窃犯甲教唆某国有企业保管员乙在值夜班时充当内线潜入仓库。两人盗得大批国家财物,甲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已。甲、乙的行为性质是( )。

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构成贪污罪

B、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共同犯罪

C、甲和乙属于事先有共谋的共同犯罪

D、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参考答案:CD

第10题:

甲和乙分别为某国有工厂的厂长和会计,在该厂转制过程中甲要求乙隐匿100万元的国有资产,过一段时间两人均分。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事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后在上级机关对该厂审计过程中,甲、乙主动向有关部门交代了犯罪事实。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

A.甲、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B.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C.甲构成贪污罪的自首,乙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自首

D.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


正确答案:ABC
甲、乙两人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乙按照甲的要求隐匿了财产后,乙在甲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该笔资产套现用于个人炒股,属于贪污罪既遂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故甲、乙构成贪污罪的自首,只有D选项认定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