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捡到10万元假币,但甲害怕使用假币被公安机关抓获便将10万元假

题目

甲捡到10万元假币,但甲害怕使用假币被公安机关抓获便将10万元假币赠与朋友乙,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持有假币罪
  • B、构成金融诈骗罪
  • C、构成使用假币罪
  • D、不构成犯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一行为可以构成使用假币罪?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系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

C.甲在与他人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高某的1万元真币


正确答案:A

第2题:

甲购买了15万元假币。以20元兑100元的价格卖给乙10万元假币。剩余5万元,甲用其中的2万元夹杂真币3万元作为过节费送给了某税务人员,请日后关照,赌博输掉3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

A.购买、出售假币罪与行贿罪,实行并罚

B.购买、出售假币罪、诈骗罪、行贿罪与赌博罪,数罪并罚

C.购买、出售假币罪、非法使用假币罪,从一重罪处罚

D.购买、出售假币罪、行贿罪与非法使用假币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

第3题:

甲在出售假币时,当场被公安机关抓获,缴获假币2万元。随后,在其住处起获假币6万元,在某山洞起获其藏匿的10万元。侦查机关无证据证实甲对后面被起获的16万元假币实施了其他的假币犯罪。请问对甲出售假币罪的犯罪数额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2万元

B.8万元

C.16万元

D.18万元


正确答案:D

第4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上述案情回答86-88问题:
关于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
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
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
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答案:B,C,D
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按贪污罪处罚。所以,A项正确,其余各项均错误。

第5题:

第 68 题 甲在某地购买了面额共计300万元的假币带回。以3折价格卖给乙60万元,到商场购物用去10万元的假币,与他人按照外汇牌价兑换得2万美元。后来甲发现自己买回的假币中间夹着相当一部分白纸,没有任何图案,于是甲便在该白纸外面裹了一层假币,找到丙谎称是30万元假币,以2折的价格卖给丙。丙买回后才发现假币中间大都是白纸.根本无法冒用,方知上当。丙还是想方设法将该笔假币转卖给丁,丁不知有诈。公安人员在甲继续出售假币时将甲抓获,根据甲的交代并在甲的带领下,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在戊的住处公安人员搜查出了面值共计1500万元还没有来得及出售的假币。审问中戊主动交代了另8起出售假币的犯罪事实,另外还主动交待了曾经在2年前盗窃笔记本电脑4部的事实,在6年前诈骗3000元的事实。关于甲,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对甲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定罪和诈骗罪定罪处罚

B.对甲应当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使用假币罪、诈骗罪数罪并罚

C.对甲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对甲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D
甲有购买、运输、出售、使用假币四种行为,购买、运输、出售三种行为构成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因此,甲使用假币的行为被购买假币罪所吸收,只定购买假币罪。另外,甲将白纸外面裹了一层假币,冒充假币卖给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对于甲所犯之罪,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选项A正确,B项错误。由于甲被抓获后,带领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68条之规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项D正确,C项错误。故A、D项正确。

第6题:

甲在某地购买了面额共计300万元的假币,带回。以3折价格卖给乙60万元,到商场购物用去10万元的假币,与他人按照外汇牌价兑换得2万美元。后来甲发现自己买回的假币中间夹着相当一部分白纸,没有任何图案,于是甲便在该白纸外面裹了一层假币,找到丙谎称是30万假币,以2折的价格卖给丙。丙买回后才发现假币中间大都是白纸,根本无法冒用,方知上当。丙还是想方设法将该笔假币转卖给丁,丁不知有诈。公安人员在甲继续出售假币时将甲抓获,根据甲的交代并在甲的带领下,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在戊的住处公安人员搜查到了面值共计l500万元还没有来得及出售的假币。审问中戊主动交代了另8起出售假币的犯罪事实,另外还主动交代了曾经在2年前盗窃笔记本电脑4部的事实,在6年前诈骗3000元的事实。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甲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定罪和诈骗罪定罪处罚

B.对甲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使用假币罪、诈骗罪数罪并罚

C.对甲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对甲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AD
[考点]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使用假币罪,诈骗罪,重大立功,特殊自首
AD。甲有购买、运输、出售、使用假币四种行为,购买、运输、出售三种行为构成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因此,甲使用假币的行为被购买假币罪所吸收,只定购买假币罪。另外,甲将自纸外面裹了一层假币,冒充假币卖给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对于甲所犯之罪,应当以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选项A正确,B项错误。由于甲被抓获后,带领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68条之规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选项C项错误,D项正确。故A、D项正确。

第7题:

根据材料,回答 36~40 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公安人员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代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

第 36 题 关于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甲、乙、丙三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B.甲、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C.甲、丙二人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

D.甲单独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乙、丙不成立出售、购买假币罪


正确答案:ACD
共同犯罪,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本案中:“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这说明甲和乙存在购买并出售假币的共同故意;在行为的实行上,乙主要是提供帮助,由甲实行购买井出售假币的行为,因此甲和乙构成出售、购买假币罪的共犯。甲与丙虽然在购买假币方面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行为,但在出售假币方面不存在犯意的联络,也就是在出售假币方面不存在共同的故意。因此只有B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都是错误的。所以选ACD三项。

第8题:

甲某在广州购买了面额共计500万元的假币,带回河北。在河北以3折价格卖给乙80万元,到商场购物用去10万元的假币,与他人按照外汇牌价兑换得2万美元。后来甲发现自己买回的假币中间夹有相当一部分白纸,没有任何图案,于是甲便在该白纸外面裹了一些假币,找到丙谎称是30万假币,以2折的价格卖给丙。丙买回后才发现假币中间大部分是白纸,根本无法冒用;方知上当。丙后来还是想方设法将该笔假币转卖给丁,丁不知有诈。公安人员在甲继续出售假币时将甲抓获,根据甲的交代并在甲带领下,公安机关将伪造货币的戊抓获归案。在戊的住处公安人员搜查出了面值共计2000万元戊还没有来得及出售的假币。审问中戊主动交待了另8起出售假币的犯罪事实,另外还主动交待了曾经在3年前盗窃手提电脑两部、在6年前诈骗2000元的事实。请回答 92~95 问题:

第 92 题 甲某触犯了:( )

A.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

B.使用假币罪

C.诈骗罪

D.以假币换取真币罪


正确答案:ABC
【考点】购买、运输、出售假币罪、使用假币罪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解析】D项属于特殊主体犯罪,只能由金融工作人员构成。

第9题:

下列行为中,构成使用假币罪的是( )。

A.甲用总面额1万元的假币参加赌博
B.甲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用假币换取真币
C.甲在与乙签订经济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乙看
D.甲用总面额10万元的假币换取乙1万元的真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根据《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规定》第4条:使用假币罪是指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数额较大的……”。“使用”是指将假币取代真币在经济交易中运用,即用于流通,如正常的买卖活动,也有的用作赌资非法活动。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案件追诉标准的 规定》第19条“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的规定,数额较大的起点 为四千元。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项银行工作人员并没有将假币用于流通,其行为构成以假币换取货币 罪。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是指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购买伪造的 货币,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伪造的货币换取货币的行为。C项中曱的行为是为了取信于乙,其行为不构 成使用假币,但不排除非法持有假币。D项的行为不属于正常的买卖活动,其行为实质构成了出售假币罪。

第10题:

甲找到在某国有公司任出纳员的朋友乙,提出向该公司借款5万元用于购买假币,并许诺出售假币获利后给乙好处费。乙便擅自从自己管理的公司款项中借给甲5万元。甲拿到5万元后,让丙从外地购得假币若干,然后在本地出售。出售一部分后,甲便送给乙2万元好处费。甲后来在出售假币的过程中被抓获。甲如实交代了让丙购买假币和自己出售假币的行为,还主动交待了自己使用面值5000元的假币购买家电产品的事实,但未能如实说明购买假币的5万元现金的来源。乙得知甲被抓后,担心受刑罚处罚,便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外地,后被司法机关抓获归案。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本案中构成出售、购买假币罪共犯的有哪些人?(2分)


正确答案:甲、乙二人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