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拾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信用卡一张和乙的身份证,甲使用乙的身份证

题目

甲拾到一个钱包,钱包内有信用卡一张和乙的身份证,甲使用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从银行柜台取走现金10万元,对于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

  • A、构成盗窃罪
  • B、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C、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 D、构成侵占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日,甲醉酒驾率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X地掩埋。10天后,甲得知某单位要在x地施工,因担心乙的尸体被人发现,便将乙的尸体从X地转移至Y地。在转移尸体时,甲无意中发现了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此后,甲持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从银行柜台将乙的信用卡中的5万元转入自已的信用卡,并以乙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8000余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交通肇事罪

B.侵占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诈骗罪


正确答案:ACD

第2题:

在公民甲窃取公民乙钱包的犯罪中,犯罪客体是( )。

A.公民甲

B.公民乙

C.公民乙的钱包

D.公民乙对钱包的所有权


正确答案:D
D
【解析】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故ABC答案错误。

第3题:

甲拾得路边乙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元,甲欲交于公安局失物招领部门,但在前往失物招领部门的公共汽车上,甲自己钱包和拾得钱包一起被盗,甲()

A、对捡得钱包被盗不承担责任

B、对捡得钱包被盗承担全部责任

C、对捡得钱包被盗承担部分责任

D、依公平原则,对乙给予适当补偿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事实,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甲拾到一个钱包

B.乙创作一幅画

C.丙通知同事开会

D.丁赠送贫困生学习用具


正确答案:D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在于该行为的后果是否为当事人所主动追求,民法上的侵权、无因管理、 先占、拾得、添附、发现、创作、发明创造等都属于事实行为;合同、婚姻、遗嘱、收养、代理、抛弃等都属于法律 行为。本题中C项在民法上不产生任何效力,故不属于民法上的民事法律事实。本题选D

第5题:

某日,甲醉酒驾车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X地掩埋。10天后,甲得知某单位要在X地施工,因担心乙的尸体被人发现,便将乙的尸体从X地转移至Y地。在转移尸体时,甲无意中发现了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此后,甲持乙的身份证和信用卡,从银行柜台将乙的信用卡中的5万元转入自己的信用卡,并以乙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8000余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A.交通肇事罪

B.侵占罪

C.信用卡诈骗罪

D.诈骗罪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甲深夜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的钱包,钱包里有 3000 元钱和一张身份证。甲从身份证得知被抢的人是自己的同事。第二天,甲将钱包归还给了被害人。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C

第7题:

甲在乙家开的商店购物,将自己的钱包(内有人民币1万元)遗忘在乙的柜台上。乙将钱包放进自家的保险柜里。甲发现自己的钱包丢失后,问乙看见他的钱包没有,乙称自己没有看到,没有交出钱包。乙的行为()。

A.是不当得利

B.构成诈骗罪

C.构成盗窃罪

D.构成侵占罪


参考答案:D

第8题:

第 1 题 甲某和乙某是朋友,甲素知乙家境优越、出手阔绰,平时经常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某日,甲想从乙身上弄些钱,于是约乙一起喝酒,将乙灌得酩酊大醉失去知觉,随后,甲取出乙随身携带的钱包,果然发现内有现金人民币一万元,甲将一万元据为已有,将钱包丢弃,之后将乙送回家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B.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C.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甲的行为构成侵占罪


正确答案:C

第9题:

甲某盗窃了乙某的钱包,钱包中有300元和信用卡一张。甲某不知信用卡透支额度遂到商场尝试刷卡消费,后证实信用卡透支额度为5万元,便疯狂刷卡消费达2万元。甲某构成下列哪一项?( )

A、信用卡诈骗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D

第10题:

甲捡到乙遗失的钱包,内有人民币500元,甲欲交于公安局失物招领部门,但在前往失物招领部门的公共汽车上,甲自己的钱包和捡到的钱包一起被盗,甲【】

A.对捡得钱包被盗不承担责任

B.对捡得钱包被盗承担全部责任

C.对捡得钱包被盗承担部分责任

D.依公平原则,对乙给予适当补偿


正确答案:A
[解析]在本案中甲对钱包的被盗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因此对被盗不应当承担责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