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将本公司盈利的业务交由其妹妹乙经营,乙从而获利

题目

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甲将本公司盈利的业务交由其妹妹乙经营,乙从而获利100万元,请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构成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 B、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 C、构成职务侵占罪
  •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A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甲将本公司计划收购8公司的信息告知同学乙,乙据此买卖该公司股票并获利5万元。该行为属于内幕交易行为。 ( )


正确答案:√
内幕交易行为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

第2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欲与乙公司合并,乙公司持有甲公司30%的股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公司有权收购乙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B.甲公司收购乙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

C.甲公司收购了乙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后,应当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转让或注销

D.甲公司股东陈某反对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要求甲公司收购其持有的股份,甲公司可以收购,而且不需经股东大会决议


正确答案:ABD
根据《公司法》第143条第l款第2项的规定,公司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所以A选项正确。根据第2款规定,为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公司合并而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当经股东大会决议,所以B选项正确。该种情形下收购了本公司股份后,公司应当自收购之日起6个月内转让或者注销,所以c选项不正确。根据第1款第4项的规定,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公司可以收购本公司股份,本题中股东陈某的行为符合第4项情形。因此公司可以收购陈某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并且根据第143条第2款的规定,不需经股东大会决议,所以D选项正确。

第3题:

杨某为甲寿险公司的总精算师,出任乙寿险公司总经理以后,鉴于其良好的业务水平,仍然兼任总精算师。()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甲公司主要经营医疗器械业务,该公司的总经理王某在任职期间代理乙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医疗器械销售给丙公司,获利2万元。甲公司得知上述情形后,除将王某获得的2万元收归公司所有外,还撤销了王某的职务。甲公司的上述做法不符合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


正确答案:×
董事、经理违反规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的,除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外,并可由公司给予处分

第5题: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某进口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8市个体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问:(1)如果光明公司是国有公司,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2)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正确答案:
(1)如果光明公司是国有公司,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贪污罪。
(2)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
本案涉及的法律要点是公司业务人员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的行为构成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以及200打溢货之归属的问题。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①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私有财产。
②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在本案中,200打溢货与光明公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解决本案的关键。显然,从民事法律来看,200打溢货的产生无论是出于港方的错误还是光明公司的错误,光明公司对200打溢货物均不具有所有权,所有权仍属于港方,因而光明公司构成了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的原因,因一定事实而致他人受损,自己取得财产上的利益。在本案中,甲与乙收货的行为是光明公司的法人行为,而非他们个人的行为。所以,光明公司对港方负不当得利之责。从而,港方可基于请求权要求光明公司返还原物,如果原物受损,则将由光明公司赔偿。也就是说,当港方因溢货问题找到光明公司时,承担责任的是光明公司,而不是接受委托的甲某与乙某。因此,甲某与乙某偷卖200打溢货的行为侵犯了光明公司的财产所有权。从而,甲某与乙某的行为构成了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具体是哪一个罪,取决于甲某与乙某是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

第6题: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收4万打进口某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货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某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8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 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 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问:(1)如果光明公司是国有公司,则甲与乙构成了什么罪?

(2)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什么罪?


正确答案:
(1)如果光明公司是国有公司,则甲与乙构成了贪污罪。
(2)如果光明公司全部股东均为私人,则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了职务侵占罪。
本案涉及的法律要点是公司业务人员非法占有公司财物的行为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以及200打溢货之归属的问题。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①犯罪对象不同。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财产;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是私有财产。②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非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第7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欲与乙公司合并,乙公司持有甲公司30%的股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有权收购乙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B、甲公司收购乙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

C、甲公司收购了乙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后,应当自收购之日起10日内转让或注

D、甲公司股东陈某反对甲公司与乙公司合并,要求甲公司收购其持有的股份,甲


参考答案:A,B,D

第8题:

A市光明公司业务员甲某和本公司另一名业务员乙某代表公司按合同接受4万打进口产品时,两人发现有溢袋现象,即港商多发了200打。甲某让乙不要把这一情况告诉别人。几天后,甲某将200打该产品卖给8市个体商经营者丙某,单价为200元,并让丙将货款4万元汇到C市甲原工作过的C市外贸公司账上。然后,甲经多方疏通关系,从C市外贸公司账户上提走了4万元现金,甲与乙二人平分了4万元。后港方发现多发了货,找到A市光明公司,遂案发。案发后,甲与乙对上述事实供认不讳。

问:

①如果光明公司是国有公司,则甲与乙构成了什么罪?


正确答案:

第9题:

设立在甲市的某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乙公司。2005年5月,乙公司接到通知,甲市财政局将对该公司会计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某不以为然,认为作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受《会计法》的约束,财政部门无权对本公司进行检查。乙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某的观点是正确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10题:

证监会调查发现:2015年12月,甲公司持股90%的子公司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乙公司”)的总经理孙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交代了其本人擅自挪用乙公司货款5600万元用于个人期货交易和偿还个人债务,导致5000万元无法归还的违法事实。孙某的违法行为造成乙公司巨额损失。公安机关立案后,将案情通报甲公司董事长钱某。由于乙公司是甲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故甲公司利润也因此遭受巨大减损。董事长钱某要求甲公司和乙公司的知情人员对孙某挪用公司资金案的情况严格保密。
问:甲公司应否对乙公司总经理孙某挪用公款事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甲公司应当对乙公司总经理孙某挪用公款事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乙公司是甲公司持股90%的子公司,其重大亏损将造成甲公司利润大幅削减,属于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行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甲公司应当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