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花1万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胡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

题目

李某花1万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胡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李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 B、强奸罪
  •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 D、拐卖妇女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某花8000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妇女罪与强奸罪

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妇女罪

D.拐卖妇女罪


正确答案:D
解析:参见《刑法》第240条、第241条第5款的规定。本题主要考查拐卖妇女、儿童罪和强奸罪以及收买被拐卖妇女罪的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拐卖妇女并奸淫该妇女的,定拐卖妇女罪,奸淫妇女作为拐卖妇女的加重处罚情形;而收买被拐卖妇女并奸淫该妇女的,要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这种定罪规则是考生应当掌握的重点,但本题实际考查的是《刑法》第241条第5款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因此,本案行为人奸淫被拐卖妇女的,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而不另外构成强奸罪。由此可见,选项D是正确的。

第2题:

王某花8000元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拐卖妇女罪


答案:D
解析:
王某以出卖为目的收买妇女钟某,即属拐卖妇女罪,其强行奸淫行为不另行定强奸罪,而作为拐卖妇女罪一罪的加重情节对其加重处罚。因此,选D。

第3题:

李某将一部手机丢失,孙某捡到后,委托经营手机旧货交易的朋友王某在旧货市场上出卖,胡某买下该手机,后被李某发现,要求胡某返还手机。对此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胡某应协助李某从孙某处要回所付价款

B.胡某返还之后,有权要求李某返还价款

C.胡某返还之后,可以要求胡某承担违约责任,返还价款

D.胡某已取得手机的所有权,无须返还


正确答案:B
参见《物权法》第l07条。根据该条规定,在通常情况下,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即遗失物的买受人不能取得该遗失物的所有权,失主可要求买受人返还该遗失物。遗失物的买受人因此遭受的损失应向遗失物的出让人追偿。但是,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买受人返还遗失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以维护受让人对正当交易的合理信赖和合法利益。权利人支付的费用有权向无权处分人追偿。

第4题: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拐卖妇女罪


答案:D
解析:
【精解】我国《刑法》第241条第5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处罚。我国《刑法》第240条规定,奸淫被拐卖妇女的,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而不另外构成强奸罪。故选D项。

第5题:

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O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拐卖妇女罪


答案:D
解析:
解析:考查要点是拐卖妇女罪和强奸罪以及收买被拐卖妇女罪的关系。我国《刑法》第241条第5款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又出卖的。依照拐卖妇女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40条规定。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构成,而不另外构成强奸罪。所以,应当选D。

第6题:

张某花费6000元从一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并强行与钟某发生了性关系。对张某的行为应( )。

A.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

B.以强奸罪从重处罚

C.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定罪,从重处罚

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A
解析:王某明知是被拐卖的妇女而收买,同时还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第241条第2款和第4款的规定,应该按照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第7题:

共用题干

洪某从人贩子手中以5000元的价格购买了妇女付某,付某不从,洪某将其锁在屋里3天3夜,第4天,洪某见付某已睡着,即进屋企图与付某发生性关系,付某因气力不支被洪某奸淫。洪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收买被拐卖妇女罪
B:侮辱妇女罪
C:非法拘禁罪
D:强奸罪

答案:A,C,D
解析:
根据《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非法拘禁并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本案中,甲等6人并未借警察名义诈骗,而是以其为手段,继而通过暴力手段勒索赎金。因此D选项不正确。虽然甲等6人绑架过程中伴随有非法拘禁的行为,但是绑架行为吸收拘禁行为,该行为按照绑架定性。因此A选项错误。至于C选项,甲等6人当场实施暴力威胁,而且实施威胁的对象和取得财物的对象不是同一人,可见,甲等6人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C选项错误。
本案的情形属于捡回弃婴抚养后又卖给他人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后又卖于他人的构成拐卖儿童罪,本案的情形可比照于此,甲捡回弃婴是合法行为,但此后以牟利为目的而出卖则是拐卖儿童行为。
钱某有勒索他人财物的故意,使用了威胁的方法,构成《刑法》第274条规定的敲诈勒索罪。李某与钱妻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属于通奸,不构成犯罪。钱某捏造罪名,意图使李某受到刑事追究,构成诬告陷害罪。抗税罪的构成必须有暴力行为,不符合本案情况,C不正确;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钱某不具有此身份,所以B不正确。
依据《刑法》第241条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236条(强奸罪)的规定定罪处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依照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因此,本题中,洪某构成强奸罪、非法拘禁罪和收买被拐卖妇女罪。
因虐待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经常受虐待逐渐造成身体的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或者由于被害人不堪忍受虐待而自杀造成死亡或重伤。本案不属于此种情况。本案行为人一次性鞭打直至死亡,显然主观心态为故意而非过失,是故意杀人,B为正确答案。

第8题:

以下问题应给予肯定回答的是:( )

A.黄某从孙某处榆了一个移动硬盘,放到信托商店寄卖,赵某从信托商店里购买了硬盘,孙某是否有权无条件要求赵某返还原物

B.杨某从胡某处购买了一台彩电,杨某将彩电转卖给林某,杨某一直未向胡某付款,胡某是否有权要求林某返还原物

C.钱某将MP3借给李某使用,费某以为MP3是李某之物,要求购买,李某将MP3卖给了费某,钱某是否有权要求费某返还MP3

D.郭某从阎某处购买了一块天然红宝石,郭某一直未支付价款,郭某突然脑溢血死亡,郭某的女儿郭茜继承了该宝石,阎某是否有权要求郭茜返还宝石


正确答案:D
8.答案: D 考点:善意取得讲解:善意取得是指无处分权人占有他人财产并将财产有偿转让给第三人,受让人基于善意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者其他物权的制度。依照《物权法》第106条的规定,善意取得的要件是:(1)受让人受让时是善意的;(2)受让人有偿取得受让物;(3)‘转让的财产已登记或交付。D选项中郭茜无偿继承红宝石,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因此阎某有权要求郭茜返还原物,所以D选项正确。 C项中李某占有MP3是基于钱某的意思,费某善意并有偿取得MP3,费某取得MP3的所有权,因此钱某不能要求费某返还MP3,所以C选项不正确。 B项中,胡某将彩电卖给杨某,并将彩电交付给杨某,因为双方没有约定所有权保留,所以彩电交付给杨某时,杨某就取得了彩电的所有权,杨某将彩电转卖给林某的行为是处分自己所有权的行为,杨某将彩电交付给林某时,林某取得彩电的所有权,胡某当然不能要求林某返还彩电,所以B选项不正确。 A项属于盗赃物善意取得问题。《物权法》对于盗赃是否适用善意取得未有规定,但实务中一般参照遗失物的规定处理。《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2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因此,孙某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赵某所付的费用,故A项错误。

第9题:

2000年7月某日,被告人王某、李某、钱某在某公园售票处商定,由李某负责望风,王某、钱某混入购票的人群中行窃。后王某、钱某挤入购票人群,王某窃得一游客钱包(内有人民币200余元),欲逃离现场时,被发现。民警胡某与几名群众即上前抓捕王某、钱某。王某向东逃离200余米后,掏出随身携带的尖刀刺破胡某主动脉,致胡某因急性失血休克死亡,王某逃走。钱某向西逃离100余米后,被群众抓获。李某则乘乱逃走。后王某、李某均被抓获。
问:(1)王某、李某、钱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2)王某、李某、钱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为什么?


答案:
解析:
王某、李某、钱某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即行为人的行为必须是犯罪行为。在本案中,王某、李某、钱某有共同盗窃的故意,但是,王菜仅仅窃得人民币200元,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司法解释,盗窃罪数额较大的标准是500元至2000元),所以,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不成立盗窃罪。王某、李某、钱某的盗窃行为仅仅是违反治安管理法规的一般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所以,王某、李某、钱某的行为不是共同犯罪行为。王某构成抢劫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行为人必须实施了盗窃、诈骗、抢夺任何一种犯罪行为,这是适用本条的前提。实施的上列行为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是,如果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情节严重的,仍可以按照抢劫罪论处。在本案中,王某实施盗窃的行为虽然没有构成犯罪,但其暴力行为情节严重,所以,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按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不另外成立其他罪名。所以,王某仅仅成立抢劫罪一罪。

第10题:

李某参与赌博,输给王某5万元之后,要抢回这笔钱。王某为了防止钱被抢走,打伤了李某,王某的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故意犯罪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