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某(26岁)酒后驾车行驶,在市区内闯红灯时将过街的妇女郑某撞倒

题目

甲某(26岁)酒后驾车行驶,在市区内闯红灯时将过街的妇女郑某撞倒,甲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郑某带至郊外遗弃,致其死亡。本案中甲某()。

  • A、构成交通肇事罪,致郑某死亡的行为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
  • B、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C、对郑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 D、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应当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某(38岁)酒后驾车行驶,在超车时将在机动车道上系鞋带的妇女郑某与其子李某撞到(李某当场死亡),并将郑某挂于车下。甲某在明知车下有人的情况下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余米而致其死亡。本案中甲某( )。

A、构成交通肇事罪,致郑某死亡的行为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结果

B、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对郑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

D、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应当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参考答案:BC

第2题:

李某是某单位职工,已婚并育有一子,一天李某下班后去购物,在正常穿越人行横道时被醉酒驾车、超速行驶并闯红灯的司机王某撞死。试以法理学知识分析该案将引起哪些相关法律关系发生变化。导致这些法律关系变化的法律事实是事件还是行为?


正确答案:
(1)王某醉酒驾车撞死李某的行为将导致:①刑事法律关系产生,王某须承担刑事责任。②民事赔偿关系产生,王某须向李某亲属赔偿有关损失。③李某与其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④李某与其妻的夫妻关系终止。⑤李某各继承人之间的继承关系开始。
(2)引起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赔偿关系产生的法律事实是王某的违法行为。
(3)引起劳动关系终止、夫妻关系终止和继承关系开始的法律事实是李某死亡这一法律事件。此事件属于相对事件,因为李某之死虽然是由王某醉酒驾车的行为引起,但其死亡与劳动关系、婚姻关系和继承关系各方当事人的意志无关.所以是相对事件。

第3题:

王某和郑某均为甲市人,双方于2008年底在乙市登记结婚,2009年2月郑某在丙市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11年2月王某将户口迁到丁市,并提出与郑某离婚之诉,对此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是()。

A.甲市

B.乙市

C.丙市

D.丁市


参考答案:D

第4题:

194、严禁酒后驾车,私自驾车,无证驾车,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超载行驶。( )


答案:对
解析:

第5题: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定义,下列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是 ( )。
A 张某在驾驶火车路过岔路时,没有鸣笛,将一过路孩子撞死
B 王某酒后驾驶,被交警拦截时,超速通过
C 郑某驾车运输货物时,因刹车失灵,为躲避行人而冲下山崖
D 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摩托车将一骑自行车的中年妇女撞倒在地,导致其头部大出血,这辆车居然不顾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伤员,向东迅速逃离现场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关键词查找。
交通肇事罪的关键词是“违反公路、水路程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结果是“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违反的是铁路运输条例,不是“公路、水路程交通运输”,排除;
B项王某酒后驾车以及被交警拦截后超速通过的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没有体现后果,故B项不符合,排除;
C项刹车失灵不符合违反交通运输法规,也不属于交通肇事罪,排除;
D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另外摩托车驾驶员在事故发生之后还逃离现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D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第6题:

关于交通肇事罪与其他犯罪关系的论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酒后驾车撞死一行人,下车观察时,发现死者是其情敌刘某,甲早已预谋将刘某杀死。甲的行为应为故意杀人罪,而不能定为交通肇事罪

B. 乙明知车辆的安全装置不全,仍然指使其雇员王某驾驶该车辆运输货物;王某明知车辆有缺陷,仍超速行驶,造成交通事故,导致1人死亡。乙与王某均构成交通肇事罪

C. 丙在施工场地卸货倒车时,不慎将一装卸工人轧死。丙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而不是交通肇事罪

D. 丁在一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因疲劳过度将车驶出高速公路,将行人常某撞死。对丁的行为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而不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BCD

第7题:

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是指虽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造成了结果,但即使其遵守法律,也不能避免该结果的情形。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合义务的择一举动的是:

A.甲驾车正常行驶,行人王某从人行道上猛然冲向甲,结果王某被撞伤
B.乙醉酒后驾车,行人王某同样喝醉了酒,从人行道上猛然冲向乙,结果王某被撞伤
C.丙驾车超速行驶,行人王某横穿马路,丙来不及刹车,将王某撞伤
D.丁驾车超载行驶,行人王某横穿马路,幸而丁紧急刹车,才没有撞到王某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第二步,找关键信息。①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②造成结果;③即使其遵守法律,也不能避免结果。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甲驾车正常行驶,不属于“实施了违法行为”,不符合定义;B项,乙酒后驾车属于“实施了违法行为”,撞伤王某属于“造成结果”,王某同样喝醉了酒冲向乙,也就意味着“即使乙遵守法律也无法避免结果”,符合定义;C项,丙驾车超速行驶属于“实施了违法行为”,将王某撞伤属于“造成结果”,但是如果丙没有超速,完全来得及刹车,就可以避免将王某撞伤,不属于“即使遵守法律也无法避免结果”,不符合定义;D项,没有撞到王某,不属于“造成结果”,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B选项。

第8题:

1988年4月2日19时50分,某单位司机邵某,酒后驾驶伏尔加轿车,由大庆电业局返回该单位途中,在通讯公司办公楼东500米公路处,将市第一医院员工韩某撞成重伤,邵某肇事后逃逸,于次日到交警大队投案自首。因此违反交通规则,酒后驾车是造成该事故主要原因。()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赵、钱、孙、李四人均违反了交通法规,其中不会被吊销驾驶证的是:

A.赵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B.钱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车
C.孙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在城市道路上行驶
D.李某饮酒后驾驶客运大巴在乡村道路上行驶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A项赵某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属于上述情况,不会被吊销驾驶证。A项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第10题:

王某在和朋友聚会并饮酒后,不顾朋友劝阻,独自驾车回家。在回家的途中,将正常行走的路人甲撞成重伤,为逃避法律追究,王某看四周无人遂驾车逃逸,致甲死亡。对王某的行为如何评价?( )
A.交通肇事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D.故意杀人罪


答案:A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