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文化具有自然与人文、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的整体性特征,独特而集中。村落依山而建,讲究水系与自然的和谐,目连戏和村落、宗族信仰、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徽剧演出的戏台就是村落建筑的组成部分;文房四宝与古建筑中的“文气”融为一体;罗盘制作源于徽州人对堪舆风水的重视;医学与宗族以及山区的药材资源有密切关联;槛联匾额不仅突出了徽州文化的品位,也体现山区丰富的竹木资源……凡此种种,无不是其文化生态的整体性的体现。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第1题:
下面哪项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主要研究的问题?
A、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B、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C、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
第2题:
2008年,“晒莨染整工艺”入选为()。
A、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B、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3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是一回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第4题:
文化遗产包括()。
第5题:
第6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7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
A.真实性
B.整体性
C.传承性
D.发展性
第8题: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儿,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文化联系,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没有必要去考虑如何保护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事项。()
第9题:
长调民歌属于()。
第10题: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2)中对文化遗产的一些规定,可以将()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