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局某科共有5名同志,1名科长、1名副科长和3名干部,该科因科长

题目

某局某科共有5名同志,1名科长、1名副科长和3名干部,该科因科长在国外考察学习,日常工作由副科长主持。某天上午8点钟,该科副科长一上班就遇到以下几件事: (1)科里一名干部在上班途中被摩托车撞倒后昏迷,现正在医院抢救。 (2)办公桌上放着五份需要处理的公文,其中包括一份急件。 (3)局办公室通知:一是接到市政府信访办电话,有十几位下岗职工正在信访办上访。因涉及你科的业务,经请示局长同意,请你们马上派一名同志去协助处理;二是军分区政治部来邀请函,上午9时召开庆“八一”军政座谈会,分管副局长批示你科派一名同志参加。 (4)大学里最要好的同学发来传真,他乘坐的飞机既将于上午10时抵达。 (5)局机关党委通知,上午8时30分局党组中心组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要求各科科长参加。假如你是该科副科长,你将如何处理?请简要说明处理原则和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广东省药材公司原党委书记、经理于某,原计划科副科长王某,原业务科副科长、中药技师陈某,原党委委员、业务科科长李某,于2004年3月至2005年9月间,利用负责经营中药材出口业务的便利,收受港商贿赂的物款共计价值人民币200多万元。

于某等四人收受港商贿赂后,千方百计地为有关港商牟取非法利益。他们采取改变药材品名、以好充次、降级降价、增大出口药材的损耗率,多发货少收钱等恶劣手段,把国家大量中药材低价卖给港商,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l000多万港元。

问:于某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受贿罪?为什么?


正确答案:


第2题:

某机关接待科一日迎来三位访客:老赵、老钱和老孙。会谈后,该科三位同志发现,本科的科长、副科长和科员三人的姓恰好与这三位访客的姓一样。另外,还存在下列情况:

(1)访客老钱的家在无锡。

(2)访客老赵是位老工人,有28年工龄。

(3)副科长家住在南京与无锡之间的某地。

(4)科员与孙姓同志竟然是小学同学。

(5)访客之一是副科长的邻居,他也是一位老工人,工龄按年头算恰好是科长任职时间的3倍。

(6)与副科长同姓的访客家住南京。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下列哪项判断为真?( )

A.科长姓赵,副科长姓钱,科员姓孙

B.科长姓钱,副科长姓孙,科员姓赵

C.科长姓孙,副科长姓赵,科员姓钱

D.科长姓孙,副科长姓钱,科员姓赵


正确答案:C
59.【解析】副科长的家不在南京和无锡,副科长的邻居的工龄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得到副科长的邻居姓孙。所以与副科长同姓的南京访客姓赵。直接排除,得到C。再根据科员与孙姓同事是小学同学,可得到科员姓钱,科长姓孙。故选C。

第3题:

某市商务局副科长陈某,因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被降低一个职务层次任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小李研究生毕业后去了一家中型工业企业,在技术科任科长。技术科目前有两个副科长:王副科长和夏副科长。由于这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相当复杂,开发能否成功,对企业有重大影响,所以,该厂成立了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由一位副厂长任组长,小李任副组长,但由小李具体负责。小组成员还包括本科室的王副科长和夏副科长、两名技术人员,销售科和供应科各一名副科长。 小李感到自己虽然有较多的专业知识,但技术科的两位副科长和其他技术员都是自己的前辈,工作经验比较丰富。因此,在分配工作任务、确定技术措施、进行产品设计时,小李都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充分民主,共同商定。一段时间后,小李感到同事们提的方案不是很好,但好的方案又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往往还没有等到深入研究,大家就给予否定。王副科长按惯例向厂长汇报有关全厂的技术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往往与小李的建议相左,厂领导并不明确表示支持谁,仅强调精诚团结;夏副科长对新产品开发已有一套方案,但小李知道他的那套方案是不可行的,可又不好意思直接推翻,希望由新产品开发领导小组来作决议,但组长(分管副厂长)又不表态。有时王、夏二人对科里的一些工作意见不一致,让小李感到十分为难。科里工作效率低,士气也不高,小李感到这个科长很难当。小李所在的团队,成员士气低落,而且工作有效性差,为了改善现状,小李应该采用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和有力的支持
  • B、授权和有力的支持
  • C、命令和说服
  • D、参与和协商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公立中学的副校长交流到所在区的教育局任副科长,这属于()。

A调任

B转任

C轮换

D挂职锻炼


A

第6题:

下列适用选任制任职方式的公务员是()

A、某副厅长

B、某县公安局副局长

C、某副科长

D、某乡长


参考答案:D

第7题:

下列不属于对某公务员行政处分的是:

A.警告

B.记过

C.正科长降为副科长

D.撤销科长职务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根据《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公务员行政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正科长降为副科长属于降职,不在公务员行政处分之列,故应选C项。

第8题:

某局副科长在拟提拔任科长时,组织发现其隐瞒了入党前的严重错误,后经调研发现其入党后表现非常好。应当如何对其进行处理?


答:应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十七条中第三项规定:隐瞒入党前严重错误的,一般应当予以除名;对入党后表现尚好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第9题: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支队级单位营房科副科长主要是协助科长工作,科长不在职时,副科长可以履行科长职责。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某县县委办公室领导班子调整,两位副科级秘书被提拔,分别担任两个业务科室的科长。他俩心情十分激动,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工作搞出个样子来。C科长看到科里任务繁重,心急如焚。每天都早上班晚下班,忙忙碌碌,晚上一般都在办公室加班,许多时间还要拉科里的同志一起干。他对工作十分认真,每次工作安排下去,总是不断地催问,唯恐别人办不好。能自己动手干的,他尽量不让其他同志去做,很多时候,包括草拟通知、填报表也都是自己动手。可以说是以身作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科里的同志不论大小事情,从不自作主张,都是及时地向他请示报告,由他处理。任科长三、四个月后,他明显消瘦了,科里的同志们私下谈论,有的说,“咱们科长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任劳任怨,真是少有的好干部。”也有的说,“跟着科长干工作,既轻松,又没责任,真是自在。”F科长一上任,就让科里的同志把工作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很多人吆喝工作任务压头,想让他向上反映,要求科里增加人员。他对科里的工作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后,首先组织全体同志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明确了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并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遇事要大胆处理,不准推诿。这样,全科成员都紧张地工作起来了。F科长只抓科内外的协调工作,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平时对每个同志的具体工作一般很少过问,只是定时间听取汇报和进行抽查。上班时间也不显得很忙,还可以看书学习。没有特别紧急任务,他晚上很少到办公室加班。科里的同志私下议论,有的说,“跟着咱们科长干工作,虽然忙,但心情舒畅,因为他相信我们,对我们放手。”有的说,“你看人家C科长,处处带头,没有一点科长的架子。咱们科长把大家搞的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可他自己倒清闲。”两个科长相比,谁的能力强?为什么?


正确答案: (1)该案例反映的是中层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怎样做工作,应该如何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这既是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组织协调能力的问题。一般情况是,领导者越是对下属信任、放手,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就越高,干劲也就越大,对领导者就感到可亲可敬。否则,领导者包揽过多,下属就会牢骚满腹,缺乏工作热情。在实际工作中,领导者应该组织下属干,而不能包揽一切。作为中层干部,既要对上负责,领取工作任务,又要对下负责,分派工作任务,如果陷于繁琐的事务中,既会使自己十分忙碌劳累,又不能发挥下属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学会全面考虑和整体协调,善于放手和授权,善于组织和协调,的确十分重要。
(2)结合案例分析,两位科长都是为了把工作搞好,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工作方法不同,F科长的做法比C科长的做法要好。F科长针对科室人少任务重的情况,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从制度上明确了每个成员的职责,使职、权、责相统一,遇事能够大胆处理,增强了同志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F科长认识到了自己的领导职责在于组织协调而不是从事具体的业务。作为科室领导,他重点抓制度建设和内外协调,负责对比较重大问题的检查、监督等工作。这样,他就能够摆脱琐碎事务,抽出时间搞调查研究,学习和考虑重要问题。由于他善于组织和协调,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当然我们也应该肯定C科长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处处以身作则的‚老黄牛‛精神,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是,从整体上评价,我们只能说他是一位好干部,却不是一位好的领导干部。因为C科长只知道自己干,不善于领导和管理,是将才而不是帅才。
(3)在实际领导工作中,是向C科长学习还是向F科长学习呢?我们认为,实际工作既应该向F科长学习,又要向C科长学习。向F科长学习,要学会他善于组织协调的工作方法;向C科长学习,主要学习他的工作态度。如果同时具有C科长的工作态度和F科长的工作方法,既善于组织协调和分派他人从事具体工作,又能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那就是我们所称道的好干部、好领导。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