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对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

题目

简述对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日本的行政组织改革同样是以分权化、放松规制为重要内容的。首先是政府向社会还权,以缩减政府职能和机构;其次是中央向地方分权,以减少重要对地方政府的过多干预。由此可以看出,放松规制是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组织改革的一大趋势。
(2)日本在行政组织改革过程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3)日本行政组织改革通过法规控制、财政手段严格控制了行政机构的膨胀,值得各国学习。
(4)日本的公务员交流制度也很新颖。让公务员定期在政府各部门轮流任职,既有利于减少部门的本位主义,又有利于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当代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正确答案: 中国的行政组织改革自1978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面临背景是: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要求行政组织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2)民主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传统的行政组织体制,使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社会公众不满,为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社会动力。
(4)国外行政组织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给我国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5)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给我国的行政组织改革带了机遇和挑战。

第2题:

试对日本企业管理体系的三大支柱给予评述。


正确答案: ①终身雇佣制。终身雇佣制是既有利也有弊的。利是企业员工效忠企业,主人翁意识强;弊是人事管理的灵活性比较差,容易僵化。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显然是利远远大于弊,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是否也具有这样的好处就另当别论了。
②年功序列制。所谓的年功序列制是和终身雇用制密切相关的,它是依据从业人员在本企业连续就业的年数来确定其工资和职务的制度。这样随着企业生存时间的增长,员工的工资成本逐年上升。如果企业不能连续地发展,不能连续地增加新的职工,企业的负担就会越来越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问题。而且日本的企业一旦发生问题便是一个连锁反应,有时是无药可救的。
③企业工会。这个工会只限于企业内部,不分工种。日本的企业工会成员仅限于科长(不含科长)以下的职工。一旦晋升为科长,就不再是工会的成员。在日本,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原来是工会的成员或者工会的干部。这样企业工会是和企业有深刻联系的,本质上他们是一个实体的两个方面。因此,与西方工会和企业管理阶层的对立不同,日本的企业工会却和企业管理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尽管如此,企业工会也要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数据起到监督的职能,以防止经营者滥用职权,损害职工的利益。在企业处于困难时期,企业工会会采用一些方法激励工人为企业尽力。这三大支柱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为增强日本企业的活力,提高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3题:

对日本的行政组织改革的评述,描述正确的是()

  • A、 注重依法改革
  • B、 积极进行行政改革
  • C、 强调民主参与
  • D、 强调公开透明
  • E、 以放松规制为其突出特点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如何评述国外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正确答案:(1)没有单纯的行政管理思想,更没有单纯的行政组织思想
(2)内容丰富

第5题:

简述美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正确答案:(1)从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行政职能的扩张引起公众的反感。其扩张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为应付和摆脱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政府介入经济生活;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动员体制,进一步强化了政府职能扩张的趋势。
(2)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管理的规章制度过多过滥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原因主要在于自1883年的《彭德尔顿法》颁布实施以来,美国政府为加强管理,制定了大量的行政规章、制度和条例,用以约束、规范行政机构、公务人员和民间组织公民,这些以规制管理为特征趋势又在后来历次行政变革和公务员制度改革中得到强化和补充。

第6题:

对中国行政组织改革的简单评述


正确答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组织在理顺与其他组织的职能关系上,总的方式是正确的。
(2)从1988年开始的机构改革,提出了以转变职能为中心,这是非常正确的,它抓住了我国当前政府机构的根本问题。
(3)1998年以前的三次机构改革,总体而言,并未走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在职能转变上艰难而缓慢;精简人员难以安排,成为机构改革的一大障碍
(4)1998年机构改革比起前三次机构改革有很大的进步,其进步主要表现在:①是抓住了如何才能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撤销了大量的行使微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专业经济主管部门。②是机构改革的力度大、范围广、配套措施全,对其他经济、社会事务部门也进行了合并、降格。对整个机构精简的人数达到50%,精简人数之多,是历来机构改革所没有的。③是机构改革沿着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有利于推进我国政府机构总体改革。1998年改革也存在问题:一是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这主要表现在经济主管部门还没有按大行业组建,对社会事务管理的部门仍然有分工过细的问题。二是风险性较大。精简人数过多可能带能一系列社会问题;编制法规的滞后使改革方案、成果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
(5)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法制尚待进一步加强。

第7题:

简述教育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及改革策略。


正确答案: (1)设置原则:
第一,依法组建和按需设立的原则;
第二,完整统一和合理分权的原则;
第三,精简机构和事权对应原则;
第四,适应变革和自我完善原则。
(2)改革策略:
第一,必须根据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来转变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精简有关的机构;
第二,教育行政机构要根据学校工作的整体性来设置;
第三,教育行政机构应运用市场调节的手段,对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进行适当调节。

第8题:

简述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正确答案: (1)过度的规制抑制了民间的创新和活力。
(2)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慢,日本出现了持续的财政困难和财政赤字,它开始重新审视政府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干预较大,限制了地方自治和市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4)国际化的进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政府更有效率和效益、更加经济地运行。

第9题:

简要评述当代英国行政组织的变革。


正确答案:(1)英国行政组织改革非常注重学习、借鉴私营企业的管理经验;
(2)英国的行政组织改革注重循序渐进;
(3)改革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10题:

简述中国行政组织改革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理顺行政组织与其他组织的职能关系
(2)理顺行政组织内部的职能关系
(3)行政组织的职能转变
(4)行政组织机构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