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题目

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人物简介勋伯格(A.Schoe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曾在柏林和维也纳任教授,后因犹太人身份在纳粹上台之后被解除了教授职务,1933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他与自己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经历了多种风格的变迁,这些多元化的特征分别体现在其创作的三个阶段中。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第一阶段(1897-1908,作品1-10):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d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等。第二阶段(1908-1922,作品11-22):无调性音乐时期。此时他与调性、传统音乐决裂,用新的无调性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代表作有《3首钢琴曲》、《2首歌曲》、《5首管弦乐曲》,《5首钢琴曲》、《小夜曲》、为一个角色所写的歌剧《期待》、戏剧配乐《幸运之手》、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等。第三阶段(1923-1951,作品23-50):十二音音乐时期。代表作有《钢琴组曲》、《钢琴协奏曲》、《管乐五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弦乐三重奏》、《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一个华沙幸存者》、《第二室内交响曲》、歌剧《从今天到明天》等。
3、艺术成就
(1)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从晚期浪漫主义出发,逐渐放弃调性到无调性过渡性的探索,最后找到新的音乐组织手法——十二音体系,其标志性的作品是《5首钢琴曲》和《钢琴组曲》。从无调性音乐时期开始到十二音音乐时期是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风格时期,重要作品有《月迷彼埃罗》、《一个华沙幸存者》和《乐队变奏曲》。
(2)十二音作曲技法是勋伯格对音乐创作的重要贡献,他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在十二个音都出现之前,不重复其中任何一音,以原形、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四种形式进行创作;旋律具有跳跃性特点,多用增、减音程,七度、九度音程和各种复音程。他的作曲技法对20世纪音乐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3)对音乐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和声学》(1911)、《初学作曲者的范例》(1942)、《作曲基本原理》(1948)和《风格与思想史》(1950)等著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贵与李香香》有何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对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创造性运用。
2、双线结构,揭示富于哲理性的主题。
3、传统的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借鉴
4、语言质朴、清新,音乐高绝,有民歌风味。

第2题:

简述勋伯格音乐创作的两个时期?


正确答案: 第一个时期大约是1897——1908年。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特点,深受瓦格纳的影响,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
第二个时期大约从1908——1912年,这个时期的作品已是“勋伯格风格”特点的作品了。这时期的音乐具有表现主义的特征,“十二音体系”已完全成熟,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写出的。

第3题: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突出民族性、艺术性和大众化的创作特点。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简析《藕与莼菜》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叶圣陶的散文因文字平稳流畅、布局严谨有序而经常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中,《藕与莼菜》就体现了这样的特点:首先,讲究谋篇布局,结构缜密完整,开篇扣题,重视结语,以藕及乡,由乡及藕,再由故乡的藕写到城里的藕,由藕联想到莼菜,由故乡的食物联想到故乡的人,将怀乡之情层层渲染,末了一句紧紧系于一个“所恋”上让全文在一声不曾发出的叹息中作罢。其次,成功地运用了联想和对比的手法。通过家乡与此地,往昔与今日的对比手法,作者表达出了浓烈的思乡之情,以及离乡背土之后的隐微的感叹。第三,风格朴实自然,宁静淡泊,语言流畅。

第5题:

莫扎特在器乐音乐创作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正确答案: 莫扎特的器乐创作包括交响曲、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
艺术成就:
(1)莫扎特将歌剧创作中的歌唱性及德奥和声功能的表现性融为一体,创作出既有抒情表现又有动力性发展的古典主义器乐作品。
(2)器乐音乐的对比性特征更为鲜明。
(3)和声语言的复杂运用,远关系的调性布局,增强了音乐的表现性。

第6题:

黄自的音乐创作的主要成就是()


正确答案:长恨歌

第7题:

简述巴托克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巴托克(BélaBartók,1881-1945),匈牙利民俗学家、钢琴家、教育家和作曲家,是继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之后,一位以自己独特新颖的音乐语言,根植于民间音乐创作而赢得世界声誉的20世纪音乐大师,其音乐思维观在世界音乐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总结巴托克四十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其风格的主线属于民族主义音乐,但在整个过程中也渗透着其它风格的因素,通常我们认为他的创作历经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89-1907):受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缺乏个性,作有《柯树特》(1903)等。第二个时期(1908-1924):民间音乐风格形成期。他不模仿任何一种当时已被接受的音乐创作倾向,而采取借鉴、吸收的态度形成了个性创作风格。代表作:钢琴曲《献给孩子们》(1909)、《粗野的快板》(1911),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神奇的满大人》(1919),管弦乐《舞蹈组曲》。第三个时期(1926-1940):创作上受到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代表作品:《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音乐》(1936),《二架钢琴和两件打击乐器奏鸣曲》(1937),第三、四、五、六《弦乐四重奏》(1927、1928、1934、1939),《对比》(小提琴,单簧管,钢琴(1938),44首两把小提琴重奏曲(1931)。第四个时期(1940-1945):美国创作时期。音乐风格具有民族特色,旋律流畅,代表作品:《管弦乐协奏曲》(1943)和《第三钢琴协奏曲》(1945)等。
3、艺术成就(1)作为民俗学家,巴托克是民族音乐学最早的奠基人之一。他与科达伊一起深入乡村边塞进行采风,一生收集了九千多首民歌。他们通过对这些民歌的整理研究,发现真正的匈牙利民间音乐是农民音乐,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把吉卜赛音乐当作匈牙利的民间音乐。(2)作为教育家,在钢琴教学领域做出了最要贡献。他编订了体系化的钢琴教材《小宇宙》和《献给孩子们》,这些练习曲篇幅短小,节奏简练,旋律语汇儿童化,和声色彩新颖,充分考虑到儿童在学习中注意力短暂和思维单纯的特点。(3)作为作曲家,他创建了巴托克音阶、和弦拱形结构、不规则的节奏组合等特有的音乐形式,把西方作曲技术的最高成就与匈牙利民间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音乐语言。《管弦乐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六首《弦乐四重奏》等独具特点的作品成为20世纪民族音乐新风格的典范。

第8题: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创作与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1、人物简介斯特拉文斯基(IgorStravinsky,1882-1971),美籍俄罗斯作曲家。在西方现代音乐史上有这样一个评价:如果仅仅提一部20世纪的经典管弦乐作品,那么《春之祭》必是首选之作。虽然这仅是一家之言,但无不说明斯特拉文斯基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舞剧音乐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和画家毕加索一样,是一个不断实验,勇于探索的音乐家,其创作经历了俄罗斯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序列主义音乐的转变过程。
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1)第一阶段(至1920年前):俄罗斯风格时期。这时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俄罗斯古老习俗和宗教礼仪的兴趣以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的影响,以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为代表。(2)第二个阶段(1920-1951):新古典主义风格时期。这时的他身处瑞士和法国,反对浪漫主义宣泄情感的音乐,开始复古,作品形成了新古典主义风格。从1920年的《浦契涅拉》开始,到《众神领袖阿波罗》(1927-1928)、《小提琴协奏曲》(1931),最后以1951年的歌剧《浪子历程》结束这段时期的创作。(3)第三个阶段(1951-1971):序列主义音乐时期。1952年受韦伯恩的影响,开始写十二音音乐,1956年又进入整体序列音乐的探寻。合唱《哀歌》(1958),《安魂赞美诗》(1966)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3、艺术成就(1)作为20世纪的音乐领袖,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中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在影响同时代作曲家的同时也使他们不可抗拒地追随其后。新古典主义风格和序列音乐写作是他引领的两个重要的音乐潮流;作为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倡导者,他主张对古典时期的美学原则进行反思和重新运用,并作有该音乐风格的标志性作品《浦契涅拉》。(2)斯特拉文斯基为俄罗斯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与佳吉列夫合作,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舞剧作品,表现了俄罗斯古老的民俗特色和宗教精神,以《火鸟》、《春之祭》为代表。(3)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音乐语言:节奏作为创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突破了强弱规则交替的限制,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状态;旋律常建立在一个音域狭窄的短小片断上,呈锯齿形,没有起伏,服从于音乐的整体需要;和声模糊,不采用三度叠置的结构;配器时,常寻找乐器的特殊音区和演奏法,偏爱管乐,不喜欢弦乐,因为弦乐的情感表达容易引起人们对浪漫主义音乐的联想,与他的创作原则不符。

第9题:

斯克里亚宾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集中在()和()体裁。


正确答案:钢琴奏鸣曲;交响曲

第10题:

简述马思聪在中国近代小提琴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


正确答案: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家,也是近代最具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的出现与流传,结束了中国人只能拉外国小提琴曲的历史,标志着中国小提琴音乐有了良好的开端.他的创作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成功经验.这对其后的中国小提琴音乐,有着重要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