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题目

简述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血管网织细胞瘤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病史:成人有小脑肿瘤的症状,除常见的胶质瘤外,应当考虑本病的可能。若发现有并发视网膜血管瘤、内脏囊肿和血管瘤、红细胞增多征,或者有家族史者应想到该病;
2.脑室造影检查:可作出定位诊断;
3.脑血管造影:经股动脉插管做椎动脉造影或颈动脉造影除可定位外,还可以看到病理血管,显示为一团细小的血管网,有时可见较大的供血动脉;
4.CT扫描检查:实质性肿瘤显示为类圆形高密度影像,密度常不均匀,囊性者显示为低密度,但一般较其他囊肿密度高,边缘欠清晰,有时可见高密度块突向腔内。对比强化后影像增强明显,有时肿瘤边缘有低密度的水肿带。

第2题:

请简述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癌的鉴别诊断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二者均属于原发性肝癌,但肝细胞癌占90%以上,而胆管癌仅占5%左右,其余为混合型;
②肝细胞癌男性较多,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常伴有肝硬化,而胆管癌男女发病相似,可能与寄生虫感染有关,肝硬化少见;
③肝细胞癌仅晚期出现黄疸、发热,以血行转移为主,而胆管癌较早出现黄疸、发热,经淋巴道转移较多;
④肝细胞癌患者约60-70%血清AFP明显升高,HbsAg常阳性,而胆管癌仅20%左右AFP轻度升高,HbsAg常阴性。
⑤两者均可手术切除,但胆管癌更具淋巴结转移和局部播散,切除率低。

第3题:

瘤细胞呈上皮样,瘤细胞胞浆内可见原始微血管腔,可形似印戒样细胞癌,应考虑诊断为

A.血管球瘤

B.血管外皮瘤

C.血管肉瘤

D.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肉芽组织型血管瘤


参考答案:D

第4题:

简述肾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CT:大多数表现为肾实质肿块,呈类圆形或分叶状,大的肿瘤明显突向肾外。肿块密度可均一也可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少数肿瘤可有点状或不规则形钙化。增强检查早期,肿瘤多有明显、不均一强化,肾实质期和肾盂期表现为相对低密度肿块。
肿瘤向外侵犯致肾周脂肪密度增高、消失和肾筋膜增厚;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发生瘤栓时,管径增粗,内有充盈缺损或不再发生强化;淋巴结转移通常位于肾血管及腹主动脉周围,呈多个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MRI:T1WI上,肾细胞癌与肾皮质大多等或稍低信号;T2WI上,则呈混杂稍高信号。
肿瘤的假性包膜在T1WI及T2WI上为低信号的薄环,尤其在T1WI显示较好,是肾细胞癌的特征表现之一。Gd-DTPA增强检查,肿块呈不均一强化。

第5题:

试述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诊断要点:
(1)骨髓中浆细胞>15%,且有形态异常。
(2)血清中有大量的M蛋白(IgG>35g/L,IgA>20g/L,IgM>15g/L,IgD>2g/L,IgE>2g/L)或尿中本周蛋白>1g/24h。
(3)溶骨病变或广泛的骨质疏松。诊断IgM型时一定要具备3项。仅有(1)、(3)两项者属不分泌型。如仅有(1)、(2)项者须除外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及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
鉴别诊断:
(1)反应性浆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转移癌等病症。浆细胞一般不超过15%,且无形态异常。
(2)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无骨骼病变,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不明显,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般少于10g/L,且历数年无改变。
(3)单克隆丙种球蛋白也偶见于慢性肝炎、胶原病、淋巴瘤、白血病等。
(4)本病的骨病变须与骨转移癌、老年性骨质疏松、肾小管性酸中毒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鉴别。

第6题:

简述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造釉细胞瘤;肿瘤为实性,可有囊性变,穿刺出褐色液体;X线表现为多房性,边缘呈切迹状,受累牙根呈截断样或锯齿状吸收。
(2)颌骨囊肿:肿瘤为囊性,穿刺出草黄色液体,可带胆固醇,角化囊肿可为皮脂样物;X线表现单房多见,也可为多房,边缘为密度增高的骨反应线,邻牙压迫移位,沿下颌骨中轴呈轴向生长。

第7题:

下列关于网状纤维染色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 A、纤维肉瘤和横纹肌肉瘤
  • B、癌和肉瘤的鉴别
  • C、血管内皮细胞瘤和外皮细胞瘤
  • D、恶性淋巴瘤和组织细胞肉瘤
  • E、黏液纤维瘤和黏液肉瘤

正确答案:A

第8题:

简述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正确答案: (1)脑震荡:一般指头部外伤引起的短暂的脑功能障碍,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伤后立即发生意识障碍,一般持续时间短暂,大多不超过半小时,醒后不能回忆受伤经过,称为逆行性遗忘。可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于短期内恢复。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CT及脑脊液检查正常。
(2)脑挫裂伤:是较严重的脑损伤。其临床表现复杂,主要是:①较严重的意识障碍,一般持续时间较长;②清醒后常伴有较重的头痛及脑激惹症状;③可出现偏瘫、失语、病理反射阳性等神经系统体征;④严重者可伴有生命体征的改变,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血生化、内分泌紊乱;血肿形成及继发脑水肿严重者,可使病情加重发生脑疝。CT扫描可以显示挫伤部位水肿、出血甚至血肿。
(3)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伤后即刻昏迷并迁延较长时间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半数为弥漫性脑白质损伤,称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症状和体征在伤后即刻出现,不一定伴有颅内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受伤后立即昏迷,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CT示脑组织撕裂出血或正常。
(4)颅内血肿:颅脑损伤引起颅内各层次和各结构的损伤和出血,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出现占位效应,引起进行性颅压升高,称为颅内血肿。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合并症之一,最终可导致脑疝。根据血肿发生的层次和部位可以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实质内血肿。根据血肿引起颅内压升高或脑疝症状所经历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受伤3天以内发生;亚急性:3天至3周内发生;慢性:超过3周后发生。依据血肿的数目分为单发和多发性,后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42%。症状典型者不难诊断,通过CT扫描等可明确诊断。早期诊断和及时适当的手术治疗是减少死亡和残疾的关键。

第9题:

简述肝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CT平扫呈类圆形低密度灶,边缘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延迟扫描可见肿瘤自周边开始强化,逐渐向中心区推移,最终整个瘤体可完全强化,等于或者稍高于肝脏的密度,这是肝血管瘤的CT增强特征。MRI上,肿块在T1WI呈均匀稍低信号,T2WI上肿块随着回波时间(TE.的延长,信号逐渐增高呈明亮的高信号灶,称为“灯泡征”,为肝血管瘤的MR特征表现。

第10题:

简述结节性痒疹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①好发于四肢伸侧、手足背,尤以小腿伸侧显著,有昆虫叮咬史。②皮损为散在豌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增厚,呈红褐色,瘙痒剧烈。
鉴别诊断:①寻常疣:表面角质增厚,色灰白或淡黄,呈乳头样,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儿童及青年。②丘疹性荨麻疹:好发于儿童,纺锤状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水疱形成,病程短。
治疗:①防止虫咬,寻找可能的病因,予以对症处理。②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③糖皮质激素霜剂及维A酸制剂封包,石炭酸或50%三氯醋酸溶液外涂结节处。液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电凝疗法,浅部X线照射,放射性核素32磷、90锶敷贴,激光治疗及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等均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