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

题目

说出上挑式与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要领,并阐述其动作技术在比赛过程中的优缺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高中体育《下压式传接棒技术,足球脚内侧接球》
一、考题回顾


答案:
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报数,检查出勤,检查服装,简要宣布本节课内容,安排见习生。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二)准备部分
1.游戏热身:捕鱼
方法:规定区域内,一名同学充当渔网追逐其他同学,其余同学充当小鱼,在规定区域内随意跑动,被追到的同学需要加入渔网的行列帮助渔网共同追逐其他小鱼,时间结束后没有被追到的同学为胜利者。
组织教学:课前画好区域内进行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2.足球操:讲解动作要领并带领学生进行足球操。
足球操:原地踏步、原地踩球、原地内摆腿、原地脚内侧拨球、行进间踩球。让学生跟着音乐做,可以起到热身及熟悉球性的作用。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动作规范、活动充分,避免损伤
(三)基本部分
1.复习: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没错!是接力跑传接棒技术中的下压式技术动作。那哪位同学可以和老师一起来示范一下这个动作呢。
示范:
教学组织:学生四列横队站立
学生配合老师侧面示范该技术动作。
讲解:接棒人的手臂向后伸出,手腕内旋,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部由上向下传给接棒人的手中。
老师在刚才示范和讲解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已经能完整复述出该技术要领了,看来课下积极的复习了。还希望同学们在比赛中能够学以致用。
2.学习新课:
教学组织:双列式队伍
体委配合教师,教师进行侧面示范,分别使用左右脚进行足球脚内侧接球。
讲解:接球是有意识地用身体合理部位把各种来球停接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以使能更好地衔接传球、运球或射门。脚内侧接球分为脚内侧接地滚球和接反弹球。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足球脚内侧接地滚球的技术,支撑脚脚尖正对来球方向,接球腿大腿外展,脚底与地面平行,脚尖微下压,脚底与地面平行,用脚内侧迎球,当触球时,迅速缓冲。
3.练习
(1)无球动作模仿(2~3次)。
(2)尝试接同伴地滚球练习。
个体纠错:球从脚底漏过。
纠正方法:在练习过程中语言提醒学生主动判断来球方向,并掌握好触球部位离地面的高度。
(3)三步到五部助跑互接球练习。
集体纠错:将球卡死在接球地点。
纠正方法:触球的部位不应该太高。
要求:为了不影响控制球,接球后身体要及时跟上。
(4)游戏:遛猴游戏
方法:把学生围成一个圈,每个学生相隔一到两米,指名三个名字做猴子,其他同学相互传球,做猴子的同学相互抢球,抢到球就可以出去,换成把球传失误的同学去抢球,后面依次进行。
(四)结束部分
1.学生集合进行放松,做到身体、心理、精神的全方位放松。
2.归纳总结: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总结,以鼓励为主,展示足球脚掌、大腿、胸部停球。
3.布置课下练习,回收器材,师生道别,解散下课。
【答辩题目解析】
1.请简述一下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
(1)调整赛前状态;
(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3)提高机体代谢水平提高,使体温升高。
(4)增强皮肤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
2.足球接球有哪几种?
按照脚接球的部位可分为:脚内侧接球、脚背正面接球、脚背外侧接球、脚底接球4种;
按照接地滚球的部位分为:脚底、脚内侧、脚外侧;
按照停反弹球的部位分为:脚内侧、脚外侧、大腿、胸和头部。

第2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一节45分钟的教学,要求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
初一(2)班,共40人
教学条件:接力棒20个,田径场1块。
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答案:
解析:
(1)教学内容:上挑式、下压式传接棒的技术动作。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会传接棒的正确手法、摆臂及奔跑姿势。
②过程与方法:感受跑动中正确的传接棒方法,提高奔跑能力,发展协调能力。发现自己与同伴之间协作时出现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及时解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共享成功传接棒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
①行进间传接棒的两种正确手法。
②接棒人的预先起动时机。
(4)教学过程:
①准备部分
a.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b.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
c.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d.利用接力棒8字跑;
e.活动操: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活动腕踝膝关节。
②基本部分
a.介绍传接棒的两种方法:上挑式和下压式(2人一组);
b.学习上挑式传接棒的方法(和一个学生配合完成);
c.两人30米上挑式传接棒练习(2人一组);
d.4×30米上挑式传接棒练习(4人一组);
e.学习下压式传接棒的方法(2人一组);
f.两人30米下压式传接棒练习(2人一组);
g.4×30米下压式传接棒练习(4人一组)。
③结束部分
a.放松活动(瑜伽式放松,散点式静坐);
b.课堂小节;
c.回收器材;
d.师生再见。

第3题:

简述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


答案:接棒人的手臂后伸,掌心向上,虎口张开朝后,拇指向内,其余四指并拢向外,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前下压,放入接棒人手中。下压式传接棒的优点是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是接棒时,接棒人的手臂紧张,不自然。

第4题:

平地花式轮滑自由式比赛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配乐节奏做基本动作和自由发挥的组合动作,其评分标准包括以下要素()

  • A、动作编排的流畅程度
  • B、技术熟练程度
  • C、难度动作
  • D、观赏性

正确答案:A,B,C,D

第5题:

在接力跑比赛时,判定运动员是否在接力区()完成传接棒动作,应以运动员的()为准。


正确答案:20米;接力棒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接棒方式的是( )。

A.上挑式
B.下挑式
C.下压式
D.立棒式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传接棒方式的知识点。

B项,传接棒技术有“上挑式”、“下压式”、“立棒式”、“混合式”四种。主要是“上挑式”、“下压式”两种。综上,B正确。

A项,上挑式:接棒人手臂自然向后伸出,手臂与躯干约成40°-45°角,掌心向后,拇指与其他4指自然张开,虎口朝下,传棒人将棒由下向前上方挑送到接棒人手中。优点:接棒人向后伸手的动作比较自然,容易掌握。缺点:接棒后,接棒人的手握着接力棒的中部,须在跑进中换手或调整持棒部位(即倒棒)。容易造成掉棒和影响跑速。故排除。

C项,下压式:接棒人手臂后伸,与躯干约成50°-60°角,掌心向上,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张开,虎口朝后,传棒人将棒的前端由上向下压送到接棒人的手中。优点:每一棒次的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持棒快跑。缺点:接棒运动员的手臂后伸相对紧张,不自然。故排除。

D项,立棒式动作要领:接棒人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手臂前伸,掌心向前,虎口朝上,传棒人将棒的中端或上端向前送入接棒人手中。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下压式胸部停球技术的关键动作是伸踝、前挺髋。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上跳式传接棒的技术特点是:传接棒都能握住棒的一端,便于快跑。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接力跑的交接棒方式不包括()。

  • A、下压式
  • B、上挑式
  • C、立棒式
  • D、横棒式

正确答案:D

第10题:

说出侧向原地推铅球的技术动作要领。


正确答案: ⑴握球:推球的手五指自然分开,将铅球放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根处,拇指和小指扶住球的两侧,手腕背屈。
⑵持球:将球放在锁骨窝处,铅球紧贴颈部和下颌,肘关节抬起自然外展略低于肩,投掷手臂放松。
⑶预备姿势:握持好球后,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左脚尖与右脚跟在同一条直线上,右脚与投掷方向成90-135度,左脚与投掷方向约成45度,身体向右倾斜,重心在右腿上,左臂微屈置于体前,低头、含胸目视右下方2米-3米处。
⑷最后用力:铅球出手角度:38-42度,球离手时手腕要用力,并用手指拨球。与推球的同时,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铅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后,右腿迅速与左脚交换,左腿后举,降低身体重心,缓冲向前的力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