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

题目

简述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参考答案(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和吸引力等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
  主要变量。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的宣传说服。
  (4)信息接收者特征。它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都
  对态度改变有影响。

第2题:

简述态度改变的自我防御表现。


正确答案:
态度是理性的,与价值观紧密联系着,因而,人们在面临态度改变的压力时,优势反应不是改变态度,而是拒绝别人的影响,其自我防御的表现是:
(1) 抗拒反应(2) 心理惯性(3) “保留面子”(4) 笼统拒绝(5) 贬损来源 (6) 歪曲信息(7) 论点辩驳

第3题:

简述社会化的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社会化的过程可分为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三个阶段。基本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初级阶段,也是社会化的最主要内容。从个体的诞生开始到个体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参与到社会活动中为止,是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本质体现过程。继续社会化是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表明人的社会化即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贯穿人的一生。再社会化是指用补偿教育或强制方式对个人实行与其原有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的再教化过程。在某种情况下,青少年和成人通过再社会化,有意忘掉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重新塑造出新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生命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阶段。

第4题: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什么?


正确答案: 1、顺从
2、认同
3、内化影响态度(品德)形成的因素:a、内部条件b、外部条件

第5题:

简述沟通对象个性因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
沟通对象中个性因素对态度改变影响的几个方面:
1、个性的可说服性;
2、智力。智力高的人能更好地理解信息,但也许更可能抵御说服;智力差的人也许理解信息有些困难,但他们自己没有更多的主见,不大会抵御说服,也许更能服从;
3、自尊。一般来说,自尊心弱的比自尊心强的人更容易被说服;
4、个性与社会情景的互相作用。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性特征单独不能起关键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个性和社会过程是紧密地互相联系着的,在态度改变中也是一样。

第6题:

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的态度改变要经过()、()、()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顺从 认同 内化

第7题:

简述态度改变的阶段理论的内容。
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阶段。人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为服从。
(2)同化阶段。同化是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
(3)内化阶段。内化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第8题:

简述有形磨损的三个阶段。


参考答案:①初期磨损阶段:时间很短,零部件表面粗糙不平的部分在相对运动中很快磨去,磨损量较大②正常磨损阶段:将维持一段时间,零部件的磨损趋于平缓,基本上随时间而匀速缓慢增加③剧烈磨损阶段:零部件磨损超过一定限度,正常磨损关系被破坏,工作情况恶化而零部件磨损量迅速增大,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率都会迅速下降。

第9题:

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分别是服从、认同和()。

  • A、平衡
  • B、再建构
  • C、内化
  • D、适应

正确答案:C

第10题:

简述沟通内容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正确答案: 沟通内容对态度改变的影响:
利用情感:
1、好感(积极情感)。态度可以通过与好感相联系而形成,态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改变;
2、恶感(消极情感)。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害怕或恶感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
组织沟通:
1、理解材料。我们一般都认为容易为人理解的材料,更能打动人和说服人;
2、论证。虽然单方面和正反两方面沟通在产生态度改变上具有同样的效果,但只有正反两方面论述的信息能使人们抵制得住反宣传;
3、呈现观点的顺序。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优先效应,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新近效应,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无,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无;
4、引出结论。由沟通者自己做出结论还是把结论留给听众去做,不同的条件产生的效果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