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表现方法,看布莱希特史诗剧的艺术特点

题目

从《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表现方法,看布莱希特史诗剧的艺术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从诗歌的基本特点论述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
诗歌的本质与最大的艺术特长是抒情表现,即抒发感情,表现内心世界与理想。而其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的形式正适应了诗歌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只有诗句、诗体凝炼,才便于其中抒情表现;而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逻辑就是跳跃性,而不象事物逻辑那样有规律性;节奏与韵律可以适应与促进情感的抒发,使诗句和情感和谐而有节奏。

第2题:

从《癞蛤蟆的故事》看民间故事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基本上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幻想性的成分,但一般不需要超自然的神奇是情节,这一点和神话、传说,乃至童话、动物故事都不一样。它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表现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看法和对人物的评价的。生活故事有鲜明的倾向性。它总是把同情放在长工、巧匠、巧媳妇、傻女婿和老二(弟弟)方面,把讽刺的矛头指向地主、老板、官僚、懒汉和一切不诚实的人。
(2)篇幅虽短,但结构完整,首位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简要。结构上常有故事的重复,并且大都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程序,构成某种类型,如“两兄弟型”、“傻女婿型”、“蛇郎型”等,这是长期流传中,人物和情节高度典型化的结果。
(3)主人公的姓名、活动时间、地点都不是特定的。主人公一般是老大、老二、哥哥、弟弟、老头、老太太、张三、李四等统称人物;时间也不具体,多是“从前”、“在很久以前”、“古时候”等;地点也不固定,多用北方、南方、我们这一带等,背景相当广泛。
(4)在表现手法上,生活故事集中写人物行动,通过故事来刻画人物,很少静止地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有时开头或结尾常用一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来点明题旨。

第3题:

1935年,布莱希特在莫期科观看了梅兰芳的“一个渔夫的复仇”。大大启发了布莱希特,使他完成了《中国表演艺术中的陌生化效果》一文,完善了他的史诗剧理论。据此推测梅兰花当时演出的剧目是:

A.《打渔杀家》

B.《宇宙锋》

C.《霸王别姬》

D.《贵妃醉酒》


正确答案:A
35.A。解析:《打渔杀家》原剧梗概讲的是,梁山老英雄阮小七易名萧恩获得一颗宝珠,顶在头上入水,可以避水开路。后来成为萧恩的女儿萧桂英与花荣之子花逢春订亲的信物。萧恩与众兄弟分手后,带女儿在江边打鱼为生。遇故人李俊携友倪荣来访,同饮舟中。因天旱水浅,打不上鱼,欠下了乡宦丁士燮的渔税,丁自燮遣丁郎催讨渔税,李、倪斥之。得罪了丁府。丁府派教师爷率家丁锁拿萧恩,萧恩忍无可忍,将众人打得落花流水。而后萧恩又上衙门,状告渔霸丁士燮,但丁府与官衙勾结,县官吕子秋反将萧恩杖责四十,且逼其过江至丁处赔礼。萧恩愤恨之下大发英雄神威,带着女儿黑夜过江,以献宝珠为名,夜入丁府,杀了渔霸全家。

第4题:

从《蒹葭》看《诗经》有哪些主要的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从内容上看,写的是人民百姓的生活劳动,还有对男女之情的描写,抒发对淳朴生活的赞美。从形式上看,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咏的写作手法。
《蒹葭》是三百篇抒情诗中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它不是写“遇”,如《邶风•谷风》、《卫风•氓》、《齐风•东方之日》,而只是写一个“境”。遇,一定有故事,境则不必。遇多半以情节见意见情,境则以兴象见情见意。就实景说,《蒹葭》中的水未必大,至少远逊于《汉广》。就境象说,却是天长水阔,秋景无限,竟是同《汉广》一样的烟波浩渺。诗中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与赞叹,描绘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反复渲染深秋时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内容极为单纯,抒写的是古今中外“永恒”的主题——男女恋爱。而且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一个深秋的早晨,芦苇上霜露浓重,诗人冒着秋寒在岸边徘徊,寻找所思念的人儿。在水的另一边,河道回曲盘纡,道路艰难遥远,远远望去,所思念的人儿“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畔徘徊了一个清晨。作品虽未特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却通过主人公追求行动所显示出来的感情指向,十分含蓄地勾画了施受双方的形象特征。在碧水澄滢的衬托下,“伊人”是高洁的,使人感到可敬、可亲、可爱。不然,他(她)怎么会有那么大的磁石般的吸引力,那么强烈地吸引着这位追求者,那么令追求者心驰神往!而这位伊人的追求、倾慕者,思念伊人情真意切,寻求伊人不畏险阻,百折不挠,是个热烈向往爱情和执着追求、坚贞不渝的人。而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宛在”?那么这位追求者将会如何呢?这便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许仍在继续他(她)的热烈追求,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一种说不清、讲不出的心情,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滋味。但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说明,这也许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
《蒹葭》诗中丰富的美感,主人公之间炽热的爱恋、执着的追求,追求时的惆怅、失望等等,都是需要我们读者自己感悟、分析的,其作品本身并未作清楚的交代。

第5题:

《三毛钱歌剧》、《伽利略传》、《四川好人》、《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和《高加索灰阑记》是()的代表作。

  • A、阿瑟·密勒
  • B、奥尼尔
  • 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D、布莱希特

正确答案:D

第6题:

简析诗剧《沙恭达罗》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 《沙恭达罗》是古印度剧作家迦梨陀娑的戏剧代表作,它的艺术特色有以下几点:
1、情节线索即单纯又曲折,且富有戏剧性。戏中男女主人公从一见钟情开始,经过三次急剧转折(结合、婚变、重圆),有虚有实、波澜起伏。
2、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感人。作者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沙恭达罗的无以比拟的美。剧中还创造不同的环境去衬托和表现不同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剧中比较典型的环境有三个,即净修林、宫廷和仙界,不同的环境中,各个人物与环境浑然一体。
3、语言丰富多彩,清新优美、富于抒情性。如沙恭达罗在宫廷遭遗弃时对护送她的亲人说:"我已经给这个骗子骗过了,你们也丢弃了我。"一字一泪,表达出她的险恶处境和悲痛心情。刻画净修林的景色,抒情浓郁。
4、《沙恭达罗》以精湛完美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乃至历来人民都极为关心的生活问题,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

第7题:

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叙事剧”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在布莱希特看来诉戏剧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戏剧性,这是一种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关于命运悲剧理论基础上的戏剧。也就是说通过模仿引起恐惧和怜悯的使观众的思想产生恐惧和怜悯,从而在道德上得到净化。而布莱希特倡导的叙事剧,却是要让观众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纪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叙事剧在艺术上的特点,包括“陌生化”的手法,使观众用新的眼光观察和理解司空见惯的事物。导演和演员借此有意识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制造一种感情上的距离,使演员既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角色的裁判,使观众成为清醒的旁观者,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舞台上的事件。

第8题: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主要艺术特点。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巴尔扎克非常注意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他运用富有特色的环境描写,细致地描写了环绕着人物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高老头》以环境描写而著称。作者既细致地描写了人物活动的环境,又写出了环境对人的思想性格的影响。
(2)严谨的结构和生动的场面描写。小说以拉斯蒂涅和高老头两个人物平行又互相交叉的故事为主线,同时穿插着强盗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小说的四条情节线索,有主有次,紧密交织,脉络清楚,由拉斯蒂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构成一个整体,使整部作品故事丰富多彩,多方面展示了社会生活的风貌,加深了作品的主题和思想意义。作者善于制造戏剧性的场面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如高老头的两个女儿为争夺父亲的钱财而吵架;高老头惨死伏盖公寓,这些场面十分富有戏剧性,使小说情节紧张而凝练,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作品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3)注重细节描写。注重细节描写是巴尔扎克的又一特色,他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如用在高老头凄凉的送葬队伍中,有两辆描着爵徽的空马车这一典型细节,入木三分地表现了高老头两个女儿的冷酷、自私与虚伪,进而揭示了作品对金钱万能社会的批判。

第9题: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作并发表的有《我的艺术生活》和()。

  • A、《三毛钱歌剧》
  • B、《伽利略传》
  • C、《演员自我修养》
  • D、《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布莱希特的历史剧有()

  • A、《措施》
  • B、《四川好人》
  • C、《高加索灰阑记》
  • D、《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 E、《伽利略传》

正确答案: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