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遵循“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

题目

南京国民政府遵循“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方针,抗战时期主要采取下列哪些应变措施() ①高校迁移 ②学校国立 ③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④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南京国民政府遵循“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战时教育方针,抗战时期主要采取下列哪些应变措施()

①高校迁移

②学校国立

③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④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第2题: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政策,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

A.设立国立中学
B.实施毕业会考
C.中学西迁
D.实行军训制度

答案:A
解析:
1937年,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在中等教育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立国立中学,保障部分学校正常办学。

第3题:

评价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

(1)从好的方面来看:
1)实行战时经济政策,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于与抗战有关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各环节,按照统一的计划,实行“统制”,这是国民党政府当时的唯一选择,
2)战时经济统制政策是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统制”,从工业建设到财政金融,从物资管理到外贸出口,正是利用和依靠这些统制政策,才成功的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由于战时经济政策的调整,逐渐改变了抗战伊始的被动局面,保证了战争的需求。也是中国人民完成神圣的抗战大业、运转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
3)利用工业统制建成了后方工业基地,粉碎了日本侵略者摧毁沿海工业基地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放弃抗战的企图。
4)利用粮食统制政策,维系了抗战军民的温饱。粮食统制政策维持了抗战军民生存的基本需要,稳定了军心民心,使国民政府的各级机关照常运转。
5)战时财政金融统制政策集中了财力,保证了军费支出和工农业生产建设的需要。
6)此外,外贸统制政策在进出口方面起到了保证供需,增加外汇的作用,对抗日有重要贡献。
(2)从不利的方面来看:
毋庸讳言,经济统制政策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那就是,此项政策是建立在牺牲人民利益、对全民的普遍掠夺的基础上的。例如工业统制和限价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私人资本企业的发展,促使官僚资本主义迅速升级;田赋征实、征购、征借的“三征”政策,严重的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萎缩,并进一步导致农村经济破产;物价管制、物资管制政策与专卖制度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
对经济发展危害最大、对人民掠夺最为残酷的一种掠夺方式就是与实行财政金融统制相关联的通货膨胀政策。此种掠夺以全民为对象,比之实行经济统制的掠夺,在范围上更为广泛,在程度上更为深刻。它给人民造成极大伤害,而国民政府则借此壮大了国家资本,政府官僚们借机大发横财,因而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战时统制政策是国民政府面对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而采取的一种必要且有效的经济政策,它保证了抗战的胜利,总的来说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但是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及政治造成的伤害却也是深远的,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影响。


第4题:

国民政府采取的战时财政政策措施有哪些?
(1)增加税收;
(2)举借内债;
(3)求助外债;
(4)田赋征实。

第5题:

人防地下室平时、战时分设通风系统时,滤毒通风管路上的设备按( )选用。

A.战时滤毒式风量
B.战时清洁式风量
C.平时新风量
D.平时、战时的最大新风量

答案:A
解析:

第6题:

简述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政策的内容特点。


参考答案:

统制经济政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以国防建设为核心的总方针下,制定和推行的最重要的经济政策。
国民政府战时施行统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原因,固然是战时的特殊环境和条件所使。但是,从思想和政策的逻辑准备上看,实际上战时统制经济政策的正式提出,在战前已经具有了一些基本的准备与大致的轮廓。战时统制经济政策是国民政府在抗战形势下,顺应战前的基本思路,针对战时时局的需要,作出的最重要的政策选择。
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内容:
第—,依靠外援,大量借债和发行国内公债。
第二,垄断金融。
第三,扩增税收。
第四,实行专卖制度。
第五,实行统购统销。
第六,涨发纸币,通货膨胀。
这些政策的共同特点为:
一切从抗战出发,所有政策的制定都围绕着抗战这个大目标进行。通过这些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一要使经济建设满足前方需要;
二要做到战时人民日常必需品“无需仰赖外人,然生活得以自给”。
因此,我们在评价战时统制经济政策时,必须置于这样一个前提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该政策的利与弊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


第7题:

简述“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答案:
解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8月,国 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 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 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一方面采取了一 些战时的教育应急惜施,另一方面强调维持正常 的教育和管理秩序。 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在日军大举进犯、国土 相继沦丧、学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为 保存教育实力,勉励应变,颇有成效。首先,高校 迁移,将一批重点大学迁往西南、西北,调整重 组。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 转长沙,迁往云南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 学院迁往陕西汉中,成立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国 立中央大学迁往重庆。其次,学校国立,保障部 分学校正常办学。其三,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安置、培训流亡失学失业青年。其 四,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 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指定的“抗战建 国”的基本国策和与之相应的“战时须作平时 看”的教育方针政策,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 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 考虑了教育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 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能苦 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有所发展。

第8题:

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的党政体制有何变化?


参考答案: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临时大会,构建了适应抗战需要的战时体制推行南京国民政府权利运作的集中化和一体化。党政体制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政治集权上。
大会通过的《抗战救国纲领》提出:“强化党的意识,设立总裁制”,选举蒋介石为国民党总裁。总裁总揽党政大全,并且于1937年8月16日南京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为三军大元帅,统领全国海陆空军,蒋介石事实上已包揽了国民党党政军一切大全。
国民党强化战时体制的另一个手段就是迅速扩展特务组织。分别设立了军统和中统两大特务组织。


第9题:

人防地下室平时、战时分设通风系统时,战时通风系统风机按( )选用。

A.战时滤毒式风量
B.战时清洁式风量
C.平时新风量
D.平时、战时最大新风量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建立农村金融机构是和何任政府何时采取的产业政策()

A南京国民政府初期

B南京国民政府抗战时期

C南京政府后期

D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