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呼兰河传》的独特文体。

题目

简要说明《呼兰河传》的独特文体。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呼兰河传》是自传体小说。
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共七章,每章相对独立,没有刻意编造情节,也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线索,而以“我”的叙述和回忆通贯全书。接近散文写法,很难用一般小说加以规范,看似散漫,实则形散神不散。在看似零星故事中,又贯穿完整思想,即对封建愚昧的揭露和批判。作品无论在故事叙述或人物刻画的方式上都独辟蹊径,自成格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呼兰河传》的结构线索是()

A.有二伯的不幸遭遇

B.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

C.“我”的叙述与回忆

D.呼兰河的变迁历史


参考答案:C

第2题:

关于《呼兰河传》里的“呼兰河”,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小溪的名称

B.村庄的名称

C.小城的名称

D.小河的名称


正确答案:C

第3题:

都属于萧红作品的一组是()

A.《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后花园》

B.《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春》《小城三月》

C.《呼兰河传》《生死场》《初吻》《后花园》

D.《呼兰河传》《生死场》《混沌》《后花园》


参考答案:A

第4题:

《呼兰河传》里的“祖父”很会理财。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简析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的思想和艺术。


正确答案: 萧红的中篇《生死场》是她的成名作,以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村庄为描写对象,反映了东北人民在沦陷前后的生活,“力透纸背”地描写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前九章写沦陷前,在军阀、地主统治下,农村贫困落后闭塞,农民愚昧迷信,“蚁子似地生活着,糊糊涂涂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他们也自发起来抗争,组织“镰刀会”抗租,但在统治阶级镇压下,斗争失败。后七章写沦陷后的东北,随着日本侵略者“王道”旗子而来的,是烧杀抢劫、奸淫妇女。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斗争,斗争失败后,他们终于明白了投奔中自其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军是正确道路,走上了新的征程。《生死场》的艺术特点是小说的诗化散文化。小说充满着乡恋,渗透着对受难的乡亲和呻吟的土地的博大的爱。作品不注意故事的编织和情节的安排,全文没有中心人物中心故事,以场面推移方法,富有感情地叙述着村子里发生的一个个几乎没有情节联系的,平凡而又悲惨的生活故事,那令人心悸的体现着坚强与挣扎,也体现着残忍与愚昧的生与死的经历。作品抒情味浓烈,善于写景和渲染气氛,情景交融,富有诗意。抒情笔触委婉细腻,但也有着雄健的笔力,如村民们向日寇讨还血债的盟誓典礼的场面描写,“是用钢戟向晴空一挥似的笔触”,这种昂扬的民族意识与抗争意志,使这篇凄楚动人的故事增添了悲壮色彩。《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呼兰河是黑龙江一个边远小城,是作者的故乡。小说描写那里的民情风习,暴露种种国民性弱点,为小城作“传”。作品从路上大泥坑子这一带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出了人们的麻木、苟安和惰性;从跳大神治病、放河灯送冤魂、演戏谢神等“盛举”写人们的封建迷信之深;从王大姑娘婚姻自主遭周围人们的敌视嘲弄写封建婚姻道德观念流毒之深广;写小团圆媳妇只因“笑呵呵”见人不知羞就遭好心邻居的议论,遭婆婆要把她“规矩出一个好人来”的毒打,还作为“病”花了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钱请大神“治病”,大神和婆婆用大缸滚水强按小团圆媳妇洗澡驱鬼而把她活活“治”死,而闲人们却看戏一样兴高采烈的围观,强烈地控诉了封建迷信的愚昧残忍和人们的麻木无聊。这些描写使《呼兰河传》具有巨大的文化含量和思想意义。《呼乎兰河传》在艺术上发展了《生死场》的特点:诗化散文化。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中心事件,每一章是一个相对独立富有诗意的散文式短篇,艺术上更成熟,抒情性更浓,叙事写景真切动人,笔调活泼成熟。茅盾说它不像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但却有着“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第6题:

《呼兰河传》就是在为一座呼兰河畔的小城作传。其作者是()。

A、丁玲

B、萧红

C、苏青

D、梅娘


正确答案:B

第7题:

《呼兰河传》的作者,原名萧红。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体小说。


参考答案:回忆

第9题:

关于《呼兰河传》里的“呼兰河”,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小溪的名称
  • B、小城的名称
  • C、小河的名称
  • D、村庄的名称

正确答案:B

第10题:

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正确答案: 关于文化内涵上,《呼兰河传》具有童年回忆的性质,主要描写记忆中的家乡人民的生存方式,特别是传统落后的文化习俗对人的残害,所描写的东北风情,既有浓郁的地域性或地方性,又具有某种普遍性。文体特色:创造了“诗化小说”或者“散文化小说”。其小说结构、语言和抒情方式也很有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