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无钱举办一次个人画展,作品无人知晓,直到逝世一年后人们才为他

题目

生前无钱举办一次个人画展,作品无人知晓,直到逝世一年后人们才为他在巴黎办了作品回顾展的画家是()

  • A、莫奈
  • B、高更
  • C、塞尚
  • D、凡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某在A市是家喻户晓的画家,某书画收藏中心与李某签订了一份委托作品创作合同。合同规定,李某应交给该书画收藏中心五幅自己的新作品,报酬为4万元。同年,李某将其所画作品交付书画收藏中心,并领取报酬万元。第二年,该书画收藏中心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画展,将李某的五幅作品全部展出。李某得知后提出异议,认为书画收藏中心未经他的同意擅自展出他的作品,侵犯了他的著作权。与此同时。书画收藏中心又将该五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1).书画收藏中心未经李某同意将李某作品展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权利?为什么?(2).书画收藏中心将该五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的行为有无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

(1)书画收藏中心没有侵犯李某的权利。《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在本案中书画收藏中心委托李某作画并支付报酬,因此画的所有权应属于书画收藏中心。作为所有人的书画收藏中心有权决定是否展出作品。
(2)书画收藏中心将该五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属侵权行为。《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在本案中书画收藏中心与李某签订合同时未约定著作权归属问题,因此画的著作权应归李某所有。而书画收藏中心结集出版的行为并未征得李某的同意,应视为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故书画收藏中心应承担侵权责任。


本题考查美术作品的著作权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书画收藏中心和李某之间有一个委托合同,所以基于此合同书画收藏中心获得书画的所有权,但要与著作权相区别。本题的关键就是区别所有权与著作权,对于美术作品著作权的考查一般以此为重点。

第2题:

一次书画展览中,各参展作者的作品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序,恰好是连续自然数1、2、3、4、5、……,对参展作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加总时,管理人员把其中一个人的作品的数量多加了一次,结果和为149,问这次书画展览的参展作者总数是( ) 。

A.14

B.15

C.16

D.17


正确答案:C
[答案] C。解析:本题应采用代入法,将各答案代入,可得作者有16人时,作品总数为 136件,将13多加了一次。

第3题:

李某在A市是家喻户晓的画家,某书画收藏中心与李某签订了一份委托作品创作合同。合同规定,李某应交给该书画收藏中心五幅自己的新作品,报酬为5万元。同年,李某将其所画作品交付书画收藏中心,并领取报酬5万元。第二年,该书画收藏中心举办一次大规模的画展,将李某的五幅作品全部展出。李某得知后提出异议,认为书画收藏中心未经他的同意擅自展出他的作品,侵犯了他的著作权。与此同时,书画收藏中心又将该五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

(2)书画收藏中心将该五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的行为有无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
答:(1)书画收藏中心没有侵犯李某的权利。《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在本案中书画收藏中心委托李某作画并支付报酬,因此画的所有权应属于书画收藏中心。作为所有人的书画收藏中心有权决定是否展出作品。
(2)书画收藏中心将该五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属侵权行为。《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在本案中书画收藏中心与李某签订合同时未约定著作权归属问题,因此画的著作权应归李某所有。而书画收藏中心结集出版的行为并未征得李某的同意,应视为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应承担侵权责任。

第4题:

一次书画展览中,各参展作者的作品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序,恰好是连续自然数1,2,3,4,5,……对参展作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加总时,管理人员把其中一个人的作品数量多加了一次,结果和为149,问这次书画展览的参展作者总数是()


A. 14
B. 15
C. 16
D. 13

答案:C
解析:
解题指导: 由1+2+3+……+15=120,149-120=29>15,若最大数位16,29-16=13,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第5题:

一次书画展览中,各参展作者的作品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序,恰好使连续自然数1、2、3、4、5……,对参展作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加总时,管理人员把其中一个人的作品数量多加了一次,结果和为149,问这次书画展览的参展作品总数是:

A.14

B.15

C.16

D.17


正确答案:C

第6题:

________________ (直到截止日他才寄出) hisapplication form.


直到……才…… 这个句型可以通过强调句型来表达 Not until…did/ do/does sb. did/do/does sth 截止日 直接译为deadline即可,寄出就是send out

  所以这句话连起来就是It wasn’t until the deadline did he sent out his application form.

 

第7题:

一次书画展览中,各参展作者的作品的数量按从少到多排序,恰好使连续自然数1、2、3、4、5……,对参展作品的数量进行统计加总时,管理人员把其中一个人的作品数量多加了一次,结果和为149,问这次书画展览的参展作品总数是:

A.14 B.15 C.16 D.17


正确答案:C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是代入法。当为14人时,作品有105幅,不符合要求;15人时,作品有120幅,也不符合要求;若为16人时,作品有136幅,符合要求。同理D项也不符合要求。故选C

第8题:

直到他给我写信我才知道他自己开了家公司。


正确答案:

I didn't know that he had established a company until he wrote to me.

第9题:

市民文化周期间,文化部门要在桃源、东山、南浦、九华四个社区分别举办书展、画展、影展和文博展四种不同的文化惠民活动,由于时间场地限制,每个社区只能举办一种活动。已知:
(1)桃源社区既不办影展,也不办画展;
(2)东山社区既不办书展,也不办画展;
(3)如果东山社区不办画展,则南浦社区不办书展;
(4)如果九华社区不办文博展,则南浦社区举办书展。
据此可以推出以下哪项?

A.东山社区有可能举办文博展
B.画展不可能在南浦社区举办
C.九华社区既没办影展,也没办画展
D.书展要么是南浦社区办,要么是九华社区办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 翻译题干。
要求为每个社区只能举办一种活动;
1.桃源社区-影展 且- 画展
2.东山社区 -书展 且- 画展
3.东山社区 -画展→ 南浦社区 -书展
4.九华社区 -文博展→南浦社区- 书展
第二步: 再推理。
结合确定信息和最大信息,2和3可知, 东山社区不办画展, 可知南浦社区不办书展。 结合条件 , 逆否等价规则, 可得九华社区办文博展; 又根据要求每个社区只能举办一种活动。 所以可得: 九华社区既没办影展,也没办画展。

第10题:

1991年5月,某画店与著名画家李某签订了一份委托作品创作合同。合同规定,1992年10月以前李某应交给该画店10幅山水画新作,报酬为3万元。1992年9月,李某将其所画作品交付画店,并领取报酬3万元。1993年1月,该画店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画展,将李某的10幅作品全部展出,画展获得巨大成功。李某得知后提出异议,认为画店未经他的同意擅自展出他的作品,侵犯了他的著作权。与此同时,画店又将该10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 问: (1)画店未经李某同意将李某作品展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李某的权利?为什么? (2)画店将该10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的行为有无法律依据?


答案:
解析:
(1)画店将李某作品展出的行为未侵犯李某的权利。因为本案中画店委托李某作画,由画店支付报酬,因此画的所有权应属于画店:根据《著作权法》第18条的规定,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因此,作为所有人的画店有权决定是否展出作品。 (2)画店将该10幅画连同其他作品结集出版的行为无法律依据,属侵权行为。《著作权法》第17条规定:“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本案中画店与李某签订合同时未约定著作权归属,因此画的著作权应归李某所有。而画店结集出版的行为并未征得李某的同意,应视为侵犯了李某的著作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