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莱尔《双重屋子》和《每个人的怪物》两篇散文诗在艺术和思想内涵

题目

波德莱尔《双重屋子》和《每个人的怪物》两篇散文诗在艺术和思想内涵上的相通之处是()。

  • A、夸张生活的虚无
  • B、比喻生活的盲目
  • C、象征生命的盲目
  • D、映衬生命的虚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系统的统计理论知识的最终形成,得易于什么学科的发展和思想内涵的结合()

  • A、文学
  • B、艺术
  • C、美学
  • D、哲学
  • E、数学

正确答案:D,E

第2题:

在《诗经》反映战争的诗歌中,()、()是最具爱国思想的两篇。


正确答案:《载驰》;《无衣》

第3题:

()是通过在时间中展开的音响来揭示精神内涵并表现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听觉艺术。
音乐

第4题:

散文诗最初由谁开始写作的()?

  • A、爱伦坡
  • B、屠格涅夫
  • C、波德莱尔
  • D、魏尔伦

正确答案:A

第5题:

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


正确答案: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两个方面。思想标准是用来衡量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具体而言,首先,运用思想标准,一要看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二看作品的思想与理想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三看其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其次,用艺术标准,一看文体构成是否完美;二看形象创造是否鲜明生动;三看意蕴表现是否深刻。再次,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伦理批评又称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关系为规范,以善恶为基本范畴,着重对文学的道德意义进行阐释与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特点有三:第一,它具有历史的长久性。第二,它使用的道德标准具有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第三,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差异性乃至对抗性。道德批评的不足在于往往只强调作品的道德内容,而忽略艺术的灵性与创造性。

第6题:

《巴黎的忧郁》是波德莱尔的散文诗代表作。


正确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


正确答案: 艺术批评是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艺术批评主要有四种功能:
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②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
③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④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第8题:

通过《归园田居•其一》和《饮酒•其五》分析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一)这两首田园诗反映陶渊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
(1)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2)推之于今,陶渊明不仅以他在文学世界中表现出的追求自由、自然、潇洒飘逸的生活态度感染着生活忙乱嘈杂的现代人;他的思想也仍存在着积极的一面——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不去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即使有一些失去也不必感到绝望,只要内心中保有最原始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
(二)两首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别开生面,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
(三)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清新的笔法。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
2.细腻的描写。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我们看他的诗: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这两首诗展示了浓厚的生活情调,表现了陶源明对田园美和田园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他善于挑选富有诗意的题材,并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
3.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效果。陶源明的田园诗,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吟读此诗,仿佛眼前展现了一片广阔的田野,清风徐来,绿油油的庄稼碧波荡漾,生意盎然。象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
4.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情色彩。

第9题:

分析《命若琴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正确答案: 思想内涵:
①表现了生存的艰难与困境;
②歌颂了勇于与逆境相抗争的顽强精神;
艺术特征:
①叙述朴素、结构清晰,蕴藏着深沉挚切的情感;
②将哲学思考与故事叙述相结合,在平静的叙述下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悟,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第10题:

试论《故事新编》在思想内涵和创作方法上的特色。


正确答案: 《故事新编》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但实质是以历史讽喻现实,是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小说。它的思想内涵在于:
第一,热情歌颂了勇于献身于民众正义事业的古代英雄,《非攻》赞扬了墨子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理水》歌颂了大禹为民治水造福的献身精神;《补天》歌颂了女娲的劳动创造精神;《奔月》赞扬了后羿的正直性格;《铸剑》称赞了晏之敖坚定不移的复仇意志。鲁迅也是把这些古代英豪作为“中国的脊梁”来歌颂的,对这些古人的称颂,意在激励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鼓舞人民的斗争意志。
第二,批判和讽刺了老庄等人的复古倒退、清净无为,无是非观等错误思想。《出关》批判了老子“无为而不为”的无为主义哲学以及所谓“与世无争”超现实的态度;《起死》批判了庄子的“无生死观”与“无是非观”等错误思想;《采薇》批判了伯夷、叙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复古倒退行为。对这些古人错误意识的批判,是从反面呼唤人民积极入世,投身现实主义大潮。
第三,寓古于今的现实批判精神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故事新编》既有历史根据,又是有的放矢的现实批判。如对《理水》中文化山上的那些“学者”的描写,就是讽刺当时一些国民党御用文人和文化官僚的。这种借古讽今的批判笔法在30年代初中期发挥了重要的战斗作用。
《故事新编》创作手法在于:首先是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交融,把大量现实题材自然而巧妙地揉进历史题材中,其次是运用批判与讽刺相结合形成一种漫画式的笔调。作者常用漫画式的笔触对人物和事件进行夸张和渲染,使作品充满幽默讽刺意味;再次是人物形象多用速定式笔法,没有精雕细刻,线条粗犷,但性格鲜明突出,内涵丰富饱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之,《故事新编》熔古铸今,针砭时弊,极大地拓展了历史小说的容量,为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