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

题目

挪用公款罪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个人。()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 )。

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C
解析: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第3题: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归个人使用的,()。

A.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处罚

C.以挪用公款罪处罚

D.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


答案:A

第4题:

关于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A.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B.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

C.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这部分人员

D.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要大


正确答案:B
[考点] 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答案及解析] B。贪污罪的犯罪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外,还包括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而挪用公款罪并不包括这些人员。根据立法解释的规定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村委会工作人员的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只要是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公务的村委会工作人员也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第5题:

试述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特征。


参考答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本罪具有以下特征:
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占有、使用、收益权。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超过3个月不归还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为故意,并且具有非法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犯罪目的。


第6题:

关于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B.行为人挪走公款后未使用该公款的,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未遂

C.挪用公款以后,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

D.挪用救灾、救济物资数量较大,归个人使用的,不构成挪用公款罪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全国人大作出的解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故A项正确。挪用公款罪并不要求挪走公款后必须使用,只要挪用的行为完成,即构成既遂,B项错误。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犯罪性质已经转化,要以贪污罪论处,故C项错误。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也构成挪用公款罪,且要从重处罚,D项错误。

第7题:

张某原为一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5年前曾指使出纳将300万元公款炒股票,并将盈利的60万元据为己有。随后,他所在的公司改制,但张某隐瞒了炒股票盈利的事实,其行为构成()

A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

B职务侵占罪和挪用公款罪

C挪用公款罪

D侵占罪


正确答案:B
17、【答案解析】B。张某利用职务挪用公款后炒股,并侵吞赢利,实质为侵占和挪用公款。故选B。

第8题: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


正确答案:
答: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区别主要有:
其一,犯罪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后者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受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挪用资金的,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其二,犯罪客体和对象不同。前者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犯罪对象是公款,而后者的客体是单位资金的所有权,犯罪对象是非国有单位的资金。

第9题:

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公款;后者是只能是国家救、抢险、防汛、优抚、持贫、移民、救济款物。
(2)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部分所有权;后者是国家对款定款物的财经管理制度和公共财物的使用权。
(3)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国家工作人员;后者是掌管、经手特定款物的直接责任人员。
(4)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权的行为;后者客观上表现为违反财经管理制度,擅自将特定款物挪作他用,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第10题:

在挪用公款罪、徇私舞弊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和玩忽职守罪等罪名中,只有挪用公款罪属于贪污贿赂罪。()


答案:错
解析:
贪污贿赂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害国家廉政制度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中,多数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也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密切相关,如拒不说明巨额财产来源、隐瞒境外存款,还有的是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具有对向性的行贿、介绍贿赂的行为。行为方式除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表现为不作为之外,其他犯罪通常表现为作为。故本题判断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