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题目

简述“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正确答案:A.心理社会模式
治疗方式可以分为: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
(1)支持性的技巧
(2)直接影响的技巧
(3)反映性的技巧.心理社会模式中,“怀旧”和“生命回顾”是辅导老年人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六步骤:
1、建立工作者与老年人之间的专业关系。
2、收集老年人个人的发展资料、家庭资料等信息
3、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详细的整理与分析
4、归纳出问题的性质
5、处遇计划的执行
6、对处遇的结果进行评估
B.行为修正模式:反应制约、操作制约和社会学习。12个步骤。
1、评估案主问题的范围。
2、选择和聚焦问题的范围。
3、要求案主合作。
4、探讨问题的所在并将其具体化。
5、收集问题的基本资料。
6、识别问题中可控制的情景。
7、预估有利的环境资源。
8、指明行为修正计划内的目标行为。
9、形成行为修正计划。
10、监督并实施治疗计划。
11、评估修正的结果。
12、维持改变的效果
C.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模式:人的情感不仅是收到所发生事件本身的影响,更是人们对情景或事件的想法、信念或自圆其说的结果
D.危机调适模式。
1、“认知领会”和“认知重建”。
2、工作者需要明白老年人有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需求。
3、在人力资源和机构资源的方便性及运用方面,家庭资源应被纳入到危机调适处遇中
E.任务中心模式:案主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能,要充分发挥案主本身的能动性
F.过程行动模式。
1、开始阶段。
2、达成服务契约。
3、界定任务。
4、采取行动。
5、结束阶段。

第2题: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哪些?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与功能。


正确答案: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像和计算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练习模式、个别指导模式、咨询模式、发现学习模式、游戏模式、问题求解模式、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
(1)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2)有利于因材施教;
(3)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
(4)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提高管理水平。

第3题:

简述“使用与满足”的概念。
大众传播是效果问题,可以从两种视角进行考察。
一种是从传播的角度去考察传播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或者给予了受众什么样的影响;
另一种是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传者的媒介接触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动上的效果。后一种视角构成了“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基本内容,“使用与满足研究”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以后受到人们的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第4题:

简述60年代“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新特点。


正确答案: ①对“使用与满足”的形态进行系统的定量定性研究;
②重视对受传者使用动机产生的社会条件的考虑;
③加强了对“使用与满足”过程的理论总结。

第5题:

公共关系管理过程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 (1)四部工作法
(2)六部工作法

第6题:

激励的基本模式是()

  • A、需要-动机-行为-目标-需要被满足
  • B、需要-目标-动机-行为-需要被满足
  • C、需要-动机-目标-行为-需要被满足
  • D、目标-需要-动机-行为-需要被满足

正确答案:A

第7题:

简述群体行为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工作群体不可能孤立存在,他们是更大的组织的一部分,因此,每个工作群体要受到来自群体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工作群体本身蕴藏着由群体成员决定的各种资源.这包括群体成员的智慧才能和工作动机等,群体本身还有一个决定其成员的角色和规定的内部结构,这些因素决定着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其他过程,最后,群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绩效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受群体所承担的任务类型的影响.

第8题:

激励的基本模式为需要()、()、目标,需要被满足,并通过反馈构成循环。


正确答案:动机;行为

第9题:

简述传播的“使用与满足”论


正确答案: “使用与满足”论是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该理论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应该研究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1974年卡茨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第10题:

简述存货控制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 ①存货单价不变,不存在商业折扣;
②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费用;
③订货时能立即一次全部到货;
④存货的消耗是连续的,均匀的;
⑤单位变动订货成本不变;
⑥单位变动储存成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