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汉语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1题:
简述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沿革分期。
整个西方政治思想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古希腊、罗马时期(B·C500~A·D500):西方政治思想产生、繁荣的时期,特征为伦理政治。
(2)中世纪时期(A·D500~A·D1000):宗教政治思想时期。特征是上帝主宰世俗社会。。
(3)近代(十一世纪~十九世纪末):自由民主思想走向胜利的时期。自由是最高的政治价值,民主是实现自由的合理手段。
(4)现代(十九世纪以来):政治思想多远化时期。自由民主思想走向深入。
第2题:
简述古巴和林肯的历史分期
(1)第一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以测验或测量的方式,测定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状况或某项特质。
特点: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因此,这一时期也称为“测验”和“测量”时期。
(2)第二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描述”,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程度。
特点: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的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3)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的本质是“判断”。
特点:把评价视为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不只是根据预定目标对结果的描述,预定目标本身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既然目标并非评价的固定不变的铁的标准,那么评价就应当走出预定的目标的限制,过程本身的价值也应当是评价的有机构成。
第四代评价: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结构,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反对“管理主义倾向”。
特点: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略
第3题:
汉语的_______是汉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4题:
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第5题:
简述古代罗马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代表作家。
(1)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泰伦提乌斯(《婆母》、《两兄弟》)。
(2)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3)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代表作家有塞内加和塔西陀。
略
第6题:
现代汉语规范化要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
A对
B错
第7题:
简述利维的历史分期。
(1)古典考试型时期(西方宗教教育及我国私塾教学)
(2)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它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科学管理效益测量工具在学校成绩测验中的应用,形式大多是多项选择的纸笔测验。
(3)后现代时期(增加了教师在评价领域权威;开放性结论以及用“评定”代替“评价”。)
略
第8题: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第9题:
概述中国大陆电影的历史发展分期。
第10题:
简述现代汉语连词“和”的来源及其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