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密谋推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某日,四

题目

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密谋推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某日,四人策划成立“自由民主党”反动组织,共同起草了“宣言书”,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宣言书”制作完毕以后,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在公共场合进行散发。四人的行为构成()。

  • A、背叛国家罪
  • B、煽动分裂国家罪
  • C、颠覆国家政权罪
  • 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正确答案:B

假设甲所说是假,则乙丙丁都为真,显然与题干矛盾,故甲所言是真,依此假设乙、丙、丁所说是假,然后看剩下三人所言与题干有无矛盾,容易得出只有丁所说是假,故答案为B。

第2题:

有甲、乙、丙、丁四人,均申报卖出x股票,申报价格和时间如下:甲的卖出价10.70元,时间为13:35;乙的卖出价10.40元,时间为13:40;丙的卖出价10.70元,时问为13:25;丁的卖出价10.75元,时间为13:38。那么他们交易的优先顺序应为( )。 A.丁、甲、丙、乙 B.丙、乙、丁、甲 C.丁、乙、丙、甲 D.丙、丁、乙、甲


正确答案:C
【考点】掌握证券交易的竞价原则和竞价方式。见教材第二章第四节,P37。

第3题:

甲、乙、丙、丁四人合伙。后甲退伙,承担了自己应分担的债务后仍剩8万元债务,应由()承担。

A、甲

B、乙

C、丙

D、丁

E、只由乙、丙、丁承担


参考答案:A, B, C, D

第4题:

甲与乙、丙多次聚会并策划起草了“告同胞书”,成立了反动组织,印刷宣传文件,煽动推翻人民民主政权,并物色发展成员。乙策动其好友丁参加反动组织,却遭到丁一口拒绝。甲、乙、丙三人害怕罪行暴露,遂密谋杀人灭口。一天,乙借故将丁骗到自己家中,事先躲在乙家中的甲、丙二人用准备好的尖刀将丁杀死,并拿走了丁随身携带的皮包,内有人民币3000元。事后,甲、乙、丙三人又将丁分尸,投入河中。

问题:甲、乙、丙三人构成何罪?


正确答案:
答:甲、乙、丙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颠覆国家政权罪指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甲、乙、丙企图发展丁为成员,属于组织行为。其杀人行为是为了防止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败露,为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实施行为所包括。事后获取丁财物的行为,属于“顺手牵羊”,在地位上从属于颠覆国家政权罪,被颠覆国家政权罪所吸收。另外,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最高刑是死刑,按照颠覆国家政权罪定性,也不至于放纵犯罪,所以对甲、乙、丙不以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论处,而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

第5题:

甲、乙、丙、丁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四位同学,一次考试后,同学们比较他们四人的分数。丙、丁的分数比甲高,甲、乙的分数比丙低,乙、丙的分数比丁高,甲、丁的分数比丙低。由此可推知,( )的分数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C
78.C[解析]这道题考查了考生的演绎推理能力,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找出四人成绩的排序。由题干信息可推知,四人成绩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丙、乙、丁、甲。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第6题:

甲、乙、丙、丁四人是否有权继承吴某的遗产?


参考答案:

根据《继承法》第10条第3款规定:“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有扶养关系,是指因为年老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不能自食其力,或者因为年幼又无生活来源,需要有能力的家人帮助,而且事实上也形成了帮助关系。本案中,胡某与吴某结婚时,甲已参加工作且独立生活,而乙未成年跟随胡某与吴某居住。由此可知,甲与吴某之间没有形成扶养关系,而乙与吴某之间形成了扶养关系,所以甲无权继承吴某的遗产,乙有权继承吴某的遗产。丙是胡某与吴某的婚生子女,有权继承吴某的遗产。吴某是丁的生父,丁有权继承吴某的遗产。


第7题: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作案。

丁:我没有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正确答案:C
题干中已注明:甲、乙、丙、丁四人两人说真话,两人说假话。如果甲为真,则丁为真,进而丙也为真,故甲为假。甲为假,则乙为真。乙为真,则丙、丁只有一真,又知丁为真则丙为真,故丁为假丙为真,因此正确选项应为C。

第8题:

某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捕。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罪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罪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正确答案:B
 乙和丁的口供矛盾,根据矛盾律,两者必有一假。四人的口供中只有一人是假的,所以,甲和丙的口供是真的。甲的口供真,作案的是丙,再由丙的口供,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丁也是作案者。由此断定,丁说假话。

第9题:

某商场失窃。员工甲、乙、丙、丁涉嫌被拘审。

甲说:“是丙作的案。”

乙说:“我和甲、丁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作案。”

丙说:“我没有作案。”

丁说:“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真话,作案的是丙。

B.乙说真话,作案的是乙。

C.丙说真话,作案的是甲。

D.丙说真话,作案的是丁。


正确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真话假话题。
  由题干可知,甲丙矛盾,并有一真一假。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而四人中只有一个说真话,可见乙、丁都说假话。乙假一甲乙丁都没作案,丁假一四人中有人作案,因此只能丙作案,甲说真话。

第10题:

甲、乙、丙、丁四人是好朋友。在某次数学考试中,甲得分最高,丁得分最低。乙、丙、丁三人的平均成绩是70,甲、乙、丙三人的平均成绩是80,甲与丁的成绩总和是156。则四人的平均成绩是( )。

A. 75. 25
B. 72.75
C. 75. 75
D. 72. 75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乙、丙、丁三人的总成绩为70×3,甲、乙、丙三人的总成绩为80×3,甲、丁二人的总成绩为156,故70×3 + 80×3 + 156等于四人总成绩的2倍。因此,四人的平均成绩是(70×3 + 80×3 + 156)÷2 + 4 = 75. 75。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