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情况下,应纳增值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小于1。

题目

在正常情况下,应纳增值税额与工(商)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小于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
B.需求收人弹性乘数大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
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

答案:D
解析: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第2题:

制造行业增值税风险识别的通用指标包括增值税税负率、工(商)业增加值分析指标、增值税应税收入分析指标、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和纳税调整后应税所得率。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 )。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1 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


正确答案:D
考核第1章第4节,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同方身变动趋势

第4题:

增加值是增值税的计税依据,以此为关键指标,在我国纳税评估能否按企业增加值估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 不能简单地用增加值估算企业增值税,增加值的会计核算口径与计算核算口径不一致。在我国由于不是在所有行业都实行增值税,计税链条是不完整的,抵扣内容是有限制的,所以增值税计税的增加值口径与企业会计核算的增加值口径是有差异的,不能简单地将企业增加值作为增值税计税依据予以征税。

第5题:

属于增值税基本纳税评估分析指标模型有()。

  • A、销售变动率
  • B、收入成本法
  • C、本期进项税金控制额
  • D、应税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

正确答案:A,C,D

第6题:

企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营改增”之前购买的固定资产可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应纳税额为()。

  • A、应纳税额= 含税销售额÷(1+3%)×3%
  • B、应纳税额= 含税销售额/(1+4%)×4%
  • C、应纳税额= 含税销售额÷(1+4%)×2%
  • D、应纳税额= 含税销售额÷(1+3%)×2%

正确答案:D

第7题:

纳税评估时可计算企业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的弹性系数。如果()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

  • A、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
  • B、弹性系数大于预警值
  • C、弹性系数等于预警值
  • D、弹性系数等于0

正确答案:A

第8题:

通常情况下,生产者通过提高某产品单位销售价格而增加其销售总收入的前提条件是该产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
C: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小于l
D: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

答案:D
解析: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第9题:

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 A、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 B、应纳税额=实际支付的地价款×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
  • C、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 D、应纳税额=实际支付的低价款×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工(商)业增加值不包括()。

  • A、工资
  • B、利润
  • C、折旧
  • D、营业外支出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