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标准以及()制,其中,以材为祖,即以材作决定材料的计算标准。直到清代,《工程做法》将材的标准改为了斗口制。

题目

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建立了非常完善的标准以及()制,其中,以材为祖,即以材作决定材料的计算标准。直到清代,《工程做法》将材的标准改为了斗口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营造法式》中列出两种用尺制度,即:用于工程的营造尺寸制;用于木作制度的材份模数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什么是材份制,斗口制?


参考答案:

两者即为两种模数制度,宋代的材分制,出自《营造法式》,基本的单位—材,分为八个等份。这不仅使材制度具有绝对的尺度意义,也可避免“大材小用”材的高宽比为3:2。
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一斗口为10分,材分十一等。



第3题: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数值)。


正确答案:8;11

第5题:

中国宋代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模数是用( )作为标准的。

A.斗口
B.材
C.步架
D.开间

答案:B
解析:
《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了建筑模数制和构件的定型化,其中,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为标准作为建筑模数制。

第6题:

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参考答案:

同:材分制与斗口制都是模数制。模数制起源于唐代,成型于宋代。宋代李诫编纂的《营造法式》制定“材”模数,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制定斗口制,都是木结构建筑加工过程更加便捷,施工周期缩短,节省材料。
异:宋代材分制中,斗拱或素方的用料断面长边为一材,高宽比为3:2。材分八等,一等材6寸x9寸,八等材3寸x4.5寸,据等级之制分别采用。一材为15分,一足材为21分。柱径大小已确定为2足材至3材,既:42分至45分。清代斗口制取平身科大斗开口的大小。一材为14分,一足材为20分,一斗口为10分,既一足材为两斗口。清代材分十一等。


第7题:

中国宋代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模数是用()作为标准的。

A:斗口
B:材
C:步架
D:开间

答案:B
解析:
《营造法式》和《工程做法》中规定了类似于现代建筑模数制和构件的定型化,其中,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为标准作为建筑模数制:

第8题:

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

A.《木经》

B.《营造法式》

C.《工程做法》

D.《冶园》


正确答案:B

第9题: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及著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程做法则例》是北宋李诫所著
B.《营造法式》规定了构件的定型化问题
C.清代用“材”将构件定型化
D.宋代用“斗口”作为建筑的模数

答案:B
解析:
P1,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了建筑的模数制(宋“材”,清“斗口”)和构件的定型化。

第10题:

《营造法式》规定“材有()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这种制度在古代建筑中,是一种达到很高的标准化程度的模数制。材分制所定的单材截面3:2的高宽比,以现代的力学方法核算,证明其取值是合理的。


正确答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