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常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又可以称为()。

题目

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常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又可以称为()。

  • A、理论最低潮位
  • B、潮高基准面
  • C、海底地形图负高程起算面
  • D、潮位基准面
  • E、海图深度基准面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潮汐表中的潮高基准面又称为( )。

A.理论深度基准面
B.理论最低潮位
C.海图深度基准面
D.水下地形高程基准面
E.海拔高程基准面

答案:A,B,C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4-P6
海图深度基准面就是计算海图水深的起算面,一般也是潮汐表的潮高起算面,通常也称为潮高基准面。在水深测量或编制海图时,通常采用低于平均海平面的一个面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此面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都应在水面下,但它不是最低的深度面,在某些很低的低潮时还会露出来。我国1956年以后基本统一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作为海图深度基准面。目前,我国规定以"理论最低潮位"为海图深度基准面,亦为潮位基准面。

第2题:

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常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又可以称为( )。
A.理论最低潮位 B.潮高基准面
C.海底地形图负高程起算面 D.潮位基准面
E.海图深度基准面


答案:A,B,D,E
解析:

第3题:



2016年,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三类工程中产值同比增速快于三类工程总体产值增速的是:

A.仅公路
B.仅铁路
C.公路、港口与航道
D.铁路、港口与航道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解法一:根据,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计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则2016年公路、铁路、港口与航道三类工程中产值达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根据混合增长率口诀“整体增长率一定介于各个部分的增长率之间,且偏向基数最大的一侧”,则整体增长率应高于2.8%,且低于10.6%,又因“公路”的基数(2015年产值)最高,故整体增长率应偏向“公路”一侧,故可判定“铁路工程”与“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同比增速均高于整体增速。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根据,结合解法一,可以直接解出整体增长率为,故“铁路工程”与“港口与航道工程”的同比增速均高于整体增速。
因此,选择D选项。

第4题:

我国海图中计算水深的起算面又可称为()。

A.理论最低潮位
B.潮高基准面
C.海底标高基准面
D.潮位基准面
E.航道深度基准面

答案:A,B,D,E
解析:

第5题:

土工带是港口与航道工程常用的土工织物之一,其具有( )功能。

A.防护
B.隔离
C.加筋
D.排水

答案:C
解析:

第6题:

港航工程及航运上常用的水深图(海图或航道图),其计量水深用比平均海平面低的较低水位或最低水位作为水深的起算面,称为()。

A.理论深度基准面
B.海拔基准面
C.高程基准面
D.最低深度面

答案:A
解析:

第7题:

背景资料
某海港航道疏浚工程长25km,设计底高程-20.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航道浚前平均高程为-9.0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其中有一段长1.9kin的浅水段,浚前高程-7.0~-8.0 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当地平均高潮位为+1.5m(黄海平均海平面),平均低潮位为-0.5m(黄海平均海平面)。本工程选用10000m3自航耙吸挖泥船将泥土抛到抛泥区,挖泥船满载吃水8.8m。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m。
问题
1.分别计算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下的平均高潮位和平均低潮位。
2.计算确定本工程在乎均潮位时挖泥船能否乘潮全线施工
3.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多少合理
4.简述本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


答案:
解析:
1.本工程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黄海平均海平面相差1.0 m,则平均高潮位为:1.5+1.0=2.5m,平均低潮位为-0.5+1.0=0.5m。
为计量水深用比平均海平面低的较低水位或最低水位作为水深的起算面,称为理论深度基准面。
2.以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计,当地平均潮位为:(2.5+0.5)/2=1.5 m,浅水段在平均潮位时的浚前最小水深为:1.5+7.0=8.5 m,因为挖泥船的满载吃水为8.8 m,大于8.5 m,所以,本工程在平均潮位时挖泥船不能乘潮全线施工。
3.根据规范规定,本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1:1000~1:5000合理。
地形图测图比尺应根据测量类别、测区范围、经济合理性等选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规定航道工程施工测量的测图比尺范围应取1:1000~1:5000。
4.本工程自航耙吸挖泥船施工工艺流程为:空栽航行至挖泥区,减速后定位上线下耙挖泥,通过离心式泥泵将耙头搅松的泥土吸入泥舱内,满舱后起耙,航行至抛泥区后,开启泥舱底部的泥门抛泥,然后空载航行至挖泥区,进行下一循环的挖泥施工。

第8题:

港口与航道工程中,常用的改良土质的方法是(  )。


A.注浆法

B.高压喷射法

C.搅拌法

D.冻结法

E.劈裂灌浆法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管涌与流沙防治的基本方法。土质改良的目的是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土的抗剪强度与模量及其整体性:减小其透水性,增强其抗渗透变形能力。常用的办法有注浆法、高压喷射法、搅拌法及冻结法。

第9题:

我国海港采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即各港口或海域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潮位。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通过潮汐的调和分析和保证率计算,然后通过与实际观测资料对照调整后,由( )颁布。

A.各省
B.各港务局
C.各航道局
D.国家

答案:D
解析:
沿海和感潮河段港口与航道工程及航运上常用的水深图(海图或航道图),其计量水深用比平均海平面低的较低水位或最低水位作为水深的起算面,称为理论深度基准面。这是因为一年内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海水位低于平均水位,为了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使图上标注的水深有较大的保证率。我国海港采用的理论深度基准面,即各港口或海域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潮位。理论深度基准面是通过潮汐的调查分析和保证率计算,然后通过与实际观测资料对照调整后,由国家颁布。内河港口则采用某一保证率的低水位作为深度基准面。

第10题:

海图深度基准面又可称为( )。
A.潮高起算面 B.海底高度起算面
C.理论深度基准面 D.潮位基准面
E.理论最低潮位


答案:A,C,D,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