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基础底面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的桥梁基础形式是()

题目

由基础底面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的桥梁基础形式是()

  • A、扩大基础 
  • B、端承摩擦桩基础 
  • C、沉井基础 
  • D、地下连续墙基础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由基础底面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的桥梁基础形式是( )。

A. 扩大基础
B. 端承摩擦桩基础
C. 沉井基础
D. 地下连续墙基础

答案:A
解析:
选项 A,扩大基础是有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将上部荷载通过基础分散至基础底面,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是正确的。

第2题:

关于桥梁扩大基础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承受压力
B、不能承受弯矩作用
C、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土层
D、由地基反力承担上部荷载

答案:B
解析:
教材P113
【知识点】扩大基础。扩大基础抗弯拉能力差,而不是不能承受弯矩作用。

第3题:

地基反力是由什么引起的()

A.上覆土自重

B.基础自重

C.上部结构传来荷载

D.基础及上覆土自重


答案:C

第4题:

假定本工程设有两层地下室,如图4-18所示,总重力荷载合力作用点与基础底面形心重合,基础底面反力呈线性分布,上部及地下室基础总重力荷载标准值为G,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基底反力的合力点到基础中心的距离为e0。试问,当满足规程对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限值时,抗倾覆力矩MR与倾覆力矩MOV的最小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
(B)1.9
(C)2.3
(D)2.7


答案:C
解析:
(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02)第12.1.6条,本工程高宽比39.45/23=1.72

第5题:

地基是承担( )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

A.基础
B.大地
C.建筑上部结构
D.地面一切荷载

答案:A
解析:
地基是指基础底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或岩体,承担基础传来的建筑全部荷载,是建筑得以立足的根基。基础是建筑物在地下的扩大部分,承担建筑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的传给地基。

第6题:

由基层地面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的桥梁基础形式是( )。

A.扩大基础
B.端承摩擦桩基础
C.沉井基础
D.地下连续墙基础

答案:A
解析:
2020版教材P117/2019版教材P113
扩大基础是由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将上部荷载通过基础分散至基础底面,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第7题:

关于桥梁扩大基础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6年

A.主要承受压力
B.不能承受弯矩作用
C.适用于地基承载力较好的土层
D.由地基反力承担上部荷载

答案:B
解析:
扩大基础抗弯能力差,而不是不能承受弯矩作用。

第8题:

由基础底面地基反力承担全部上部荷载的桥梁基础形式是( )。2013年

A.扩大基础
B.端承摩擦桩基础
C.沉井基础
D.地下连续墙基础

答案:A
解析:
扩大基础是有地基反对承担全部上部荷载的桥梁基础形式。

第9题:

三个不同地基上承受轴心荷载的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底面荷载、尺寸相同,三个基础的地基反力的分布形式分别为:①马鞍形分布,②均匀分布,③倒钟形分布,问基础在墙与基础交接的弯矩设计值之间的关系是哪一个选项?(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墙下条形基础可视为刚性基础,中心荷载下刚性基础的基底反力分布在荷载不大时呈马鞍形分布,当荷载逐渐增加,基底反力逐渐趋于平均,当荷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基底反力呈倒钟形分布。墙与基础交接的基底反力马鞍形分布<均匀分布<倒钟形分布,故墙与基础交接的弯矩设计值之间的关系为:马鞍形分布<均匀分布<倒钟形分布。

第10题:

以下关于建筑地基基础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地基基础都是建筑的一部分
  • B、地基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因素,基础则是根据地基情况和建筑上部荷载人为设计的
  • C、上部结构荷载一定,当地基较软时,我们可以考虑加大基础底面积
  • D、当地基较软时,人们也可以考虑加固建筑地基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