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某一选定设计方案进行功能评价中,下列有关功能

题目

在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某一选定设计方案进行功能评价中,下列有关功能指数法中功能价值分析的表述,正确的有( )。

  • A、价值指数等于1,说明评价对象无须改进
  • B、价值指数大于1,可能是存在过剩功能,则评价对象不须改进
  • C、价值指数大于1,可能是成体偏低,则对象功能也偏低,则评价对象需要改进
  • D、价值指数大于1,可能是对象在技术、经济方面具有某些特殊性,则评价对象无须改进
  • E、价值指数大于1,说明评价对象需要改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C,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方法的目的是()。

A.提高功能 B.提高价值

C.降低成本 D.提高设计方案施工的便利性


正确答案:B

第2题:

试题二:某设计院承担了长约1.8公里的高速公路隧道工程项目的设计任务。为控制工程成本,拟对选定的设计方案进行价值工程分析。专家组选取了四个主要功能项目,7名专家进行了功能项目评价,其打分结果见表2.1。
表2.1功能项目评价得分表



经测算,该四个功能项目的目前成本见表2.2,其目标总成本拟限定在18700万元。
表2.2各功能项目目前成本表单位:万元



问题:
1.根据价值工程基本原理,简述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2.计算该设计方案中各功能项目得分,将计算结果填写在答题卡表2.1中。
3.计算该设计方案中各功能项目的价值指数、目标成本和目标成本降低额,将计算结果填写在答题卡表2.2中。



4.确定功能改进的前两项功能项目。
(计算过程保留四位小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包括:(1)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又降低产品成本;(2)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品的功能,提高利用资源的效果或效用,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3)在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通过降低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4)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5)在产品功能暗有下降产品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达到提高产品价值的目的。
2.表2.1



3.表2.2



4.成本降低额从大到小排序为路基及路面工程、石质隧道挖掘工程、通风照明监控工程、钢筋混凝土内衬工程。所以功能改进的前两项分别为路基及路面工程、石质隧道挖掘工程。

第3题:

在利用价值工程的功能成本法进行方案的功能评价时,下列有关价值系数的表述正确的有( )。

A.Vi=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

B.Vi>1,说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

C.Vi<1,表示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

D.Vi=0,表示功能评价值为0或现实成本为∞

E.Vi<1,表示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


正确答案:ABC

第4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进行功能评价之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

A、功能现实成本计算
B、方案创造
C、功能整理
D、功能定义
E、方案评价

答案:C,D
解析:
考点:价值工程方法。根据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表 3-8)工作阶段 工作步骤 应对问题一、准备阶段对象选择组成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1)价值工作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围绕价值工程对象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二、分析阶段收集整理资料功能定义功能整理功能评价(1)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是什么(2)价值工程对象的成本是什么(3)价值工程对象的价值是什么三、创新阶段方案创造方案评价提案编写(1)有无其他方法可以实现同样功能(2)新方案的成本是什么(3)新方案能满足要求吗四、方案实施与评价阶段方案审批方案实施成果评价(1)如何保证新方案的实施(2)价值工程活动的效果如何在分析阶段的功能评价之前,应完成选项 C、D 的工作;至于选项 A,本身就属于功能评价的一个环节;选项 B、E 是功能评价之后的工作步骤。参见教材 P56。

第5题:

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方法的目的是( )。

A、提高功能
B、提高价值
C、降低成本
D、提高设计方案施工的便利性

答案:B
解析: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

第6题:

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选的步骤一般为( )。

A.功能评价→功能分析→方案创新→方案评价

B.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创新→方案评价

C.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创新

D.功能评价→功能分析→方案评价→方案创新


正确答案:B
价值工程的首要步骤是对拟建建筑物进行功能的分析,然后进行功能的评价,即计算出各项功能的功能评价系数,作为该功能的重要程度权数。然后进行方案的创新,即根据功能分析的结果,提出各种可能方案。最后是方案的评价,正确答案是B

第7题:

在价值工程活动中,进行功能评价、计算功能评价值之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
A、功能现实成本计算
B、方案创造
C、功能整理
D、功能定义
E、方案评价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方法。根据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表3-8),功能评价之前应完成C、D工作;至于A,本身就属于功能评价的一个环节;B、E是功能评价之后的工作步骤。参见教材P56。

第8题:

价值工程活动中功能评价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A.设计方案优化

B.功能整理

C.方案创造

D.方案评价

E.功能定义


正确答案:BE

第9题:

下列有关价值工程中。功能价值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功能成本法中,V>1即功能评价值大于功能实现成本
B.在功能成本法中,V>1时,可能存在功能过剩
C.在价值指数法中,V>1时,一般都要列入改进对象
D.在价值指数法中,V>1即评价对象成本大于功能比重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价值工程的应用。选项A错误,在功能成本法中,V<1即功能实现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选项C错误,在价值指数法中,V>1时,对象在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某些特征,在客观上存在着功能很重要而消耗的成本却很少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不列入改进对象。

第10题:

在某桥梁工程中,造价工程师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该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编制的施工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技术经济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有关专家对四个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得出相关资料见表2-I-1和表2-I-2。

【问题】
?1.列式计算各功能重要性系数。
?2.列式计算各设计方案的功能评价系数。
?3.列式计算各设计方案的成本系数。
?4.采用价值工程法选出最佳设计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答案:
解析:
1.采用0-4评分法的功能总分为40分。 F1得分=1+2+2+2=7,功能重要性系数=7/40=0.175。
F2得分=3+1+2+4=10,功能重要性系数=10/40=0.250。
F3得分=1+2+2+2=7,功能重要性系数=7/413=0.175。
F4得分=3+2+1+1=7,功能重要性系数=7/40=0.175。
F5得分=2+4+2+1=9,功能重要性系数=9/40=0.225。
2.方案A的功能得分=8×0.175+9×0.250+10×0.175+7×0.175+8×0.225=8.425。
方案B的功能得分=10×0.175+9×0.250+8×0.175+9×0.175+7×0.225=8.550。
方案C的功能得分=9×0.175+10×0.250+7×0.175+8×0.175+8×0.225=8.500。
方案D的功能得分=9×0.175+8×0.250+8×0.175+7×0.175+10×0.225=8.450。
四个方案的全部功能得分=8.425+8.550+8.500+8.450=33.925。
方案A的功能评价系数=8.425/33.925=0.248。
方案B的功能评价系数=8.550/33.925=0.252。
方案C的功能评价系数=8.500/33.925=0.251。
方案D的功能评价系数=8.450/33.925=0.249。
3.四个方案的全部单方造价=3 000+2 800+3 200+3 300=12 300(元/m2)。
方案A的成本系数=3 000/12 300=0.244。
方案B的成本系数=2 800/12 300=0.228。
方案C的成本系数=3 200/12 300=0.260。
方案D的成本系数=3 300/12 300=0.268。
4.方案A的价值系数=0.248/0.244=1.016。
方案B的价值系数=0.252/0.228=1.105。
方案C的价值系数=0.251/0.260=0.965。
方案D的价值系数=0.249/0.268=0.929。
因为方案B的价值系数最大,所以方案B为最佳设计方案。
本案例第1问主要考查0-4评分法的运用。按0—4评分法的规定,两个功能因素比较时,其相对重要程度有以下三种基本情况:很重要的功能因素得4分,另一很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0分;较重要的功能因素得3分,另一较不重要的功能因素得1分;同样重要或基本同样重要时,则两个功能因素各得2分。根据表2-I-1,先计算出各功能得分,再求得功能重要性系数。
本案例第2问主要考查功能评价系数的计算。评价对象的功能评价系数=评价对象的功能得分值/全部功能得分值。将各方案的功能得分分别与该功能的重要性系数相乘,然后汇总即为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由此可计算出四个方案功能的总功能加权得分为 8.425+8.550+8.500+8.450=33.925。则方案A的功能评价系数为8.425/33.925=0.248;方案B的功能评价系数为8.550/33.925=0.252;方案C的功能评价系数为8.500/ 33.925=0.251;方案D的功能评价系数为8.450/33.925=0.249。
本案例第3问主要考查成本系数的计算。评价对象的成本系数=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全部成本。由此可计算出四个方案的全部单方造价为3 000+2800+3 200+3 300=12 300(元/m2)。则方案A的成本系数为3 000/12300=0.244;方案B的成本系数为2 800/12 300=0.228;方案C的成本系数为3 200/12 300=0.260;方案D的成本系数为3 300/12300=0.268。本案例第4问主要考查价值工程法的应用。价值工程法主要是对方案进行功能分析,研究如何以最低的全寿命期成本实现方案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方案价值。价值系数=功能评价系数/成本系数。价值系数小于1,即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大于其功能比重,表明相对于系统内的其他对象而言,目前所占的成本偏高。价值指数大于1,即评价对象的成本比重小于其功能比重。根据第2问和第3问的计算结果,可得方案A的价值系数为0.248/0.244=1.016;方案B的价值系数为0.252/0.228=1.105;方案C的价值系数为0.251/0.260=0.965;方案D的价值系数为0.249/0.268=0.929。四个方案中,方案B的价值系数最高,故方案B为最佳设计方案。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