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场地为饱和软黏性土,采用预制桩基础方案,桩端持力层为饱和软

题目

某建筑场地为饱和软黏性土,采用预制桩基础方案,桩端持力层为饱和软黏性土之下的砂层,则当采用载荷试验对基桩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时,基桩沉桩后至少要()才能进行检测。()

  • A、7d
  • B、10d
  • C、15d
  • D、25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下列( )情况下不适合采用静压预制桩。
A.桩身穿越淤泥土层 B.桩身穿越季节性冻土、膨胀土
C.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 D.桩端持力层为硬黏性土


答案:B,C
解析:
根据静压预制桩的性质,静压预制桩不适用于桩身穿越碎石土、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以及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和碎石土的情况。

第2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下列哪一种建筑桩基应验算沉降?( )
A.桩端持力层为砂层的一级建筑桩基
B.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C.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D.桩端持力层为粉土的二级建筑桩基


答案:B
解析:

第3题:

在下列(  )情况下不适合采用静压预制桩。

A.桩身穿越淤泥土层
B.桩身穿越季节性冻土、膨胀土
C.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层
D.桩端持力层为硬粘性土

答案:B,C
解析:
根据静压预制桩的性质,静压预制桩不适用于桩身穿越碎石土、季节性冻土和膨胀土以及桩端持力层为密实砂土和碎石土的情况。

第4题:

某建筑场地为饱和软土地基,拟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为减少锤击沉桩挤土对周边已建的建筑物的影响,可采用()。

  • A、设置塑料排水板
  • B、设置隔离板桩
  • C、合理安排沉桩顺序,且控制沉桩速率
  • D、增加桩长、增加桩间距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某建筑桩基穿过未充分固结的新近填土层,并以填土层的下卧层为桩端持力层。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列()项作为桩端持力层时,某桩承受的下拉荷载最大。()

  • A、黏性土
  • B、红黏土
  • C、砂土
  • D、微风化砂岩

正确答案:D

第6题:

某场地为饱和软粘土,设计采用静压预制桩基础方案,桩端持力层为饱和软粘土之下的砂层。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 2003)采周载荷试验对基桩进行承载力验收检测时,基桩沉桩后至少要多少天才能进行检测?
(A)7天 (B)14 天 (C)25 天 (D)35 天


答案:C
解析:

第7题: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

  • 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
  • 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
  • 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
  • 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正确答案:D

第8题:

下列关于软土地区桩基设计原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软土中的桩基宜选择中低压缩性黏性土、粉土、中密砂土及碎石类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B.对于一级建筑桩基不宜采用桩端置于软弱土层的摩擦桩
C.为防止坑边土体侧移对桩产生影响,可采用先沉桩后开挖基坑的方法
D.在深厚淤泥中宜采用大片密集沉管灌注桩

答案:A,B
解析:
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3.4.1条。

第9题:

某建筑场地地下水位为地表面下2.5m,地层为黏性土夹有砾石,桩径为1.0m,桩端持力层为强风化砾岩,则应采用的桩型与成桩工艺应为()。

  • A、沉管灌注桩
  • B、冲击成孔灌注桩
  • C、人工挖孔灌注桩
  • D、螺旋钻孔灌注桩

正确答案:B

第10题:

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桩基以及桩端持力层为粘土,粉土或存在软卧层的一级建筑桩基,应验算(),并宜考虑上部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


正确答案:沉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