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黏性土建筑地基拟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初步设计时,桩径为1.0m

题目

某黏性土建筑地基拟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初步设计时,桩径为1.0m,按正方形布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桩土应力比η=3.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作答。试问:假定正方形布桩的桩间距s为2.0m,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最接近于下列()项。

  • A、125
  • B、128
  • C、130
  • D、134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黏性土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按三角形布桩,桩径为1.2m,桩土应力比n=3,地基土承载力为100kPa,压缩模量为4MPa,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60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计算。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为()。

  • A、5.4MPa
  • B、6.4MPa
  • C、7.4MPa
  • D、8.4MPa

正确答案:B

第2题:

某软土地基采用直径为1.0m的振冲碎石桩加固,载荷试验测得桩体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fak=90kPa,要求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采用等边三角形满堂布桩,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振冲碎石桩的置换率m为()。

  • A、27.5%
  • B、32.5%
  • C、37.5%
  • D、42.5%

正确答案:C

第3题: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下列哪项地基处理方法用于软弱黏性土效果最差?
(A)真空预压法 (B)振冲密实桩法
(C)石灰桩法 (D)深层搅拌法


答案:B
解析:

第4题:

某砂土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采用矩形布桩,横向桩距为1.4m,纵向桩距为1.6m,桩径为1.0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压缩模量Es~5.5M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置换率不宜低于()。

  • A、0.25
  • B、0.30
  • C、0.35
  • D、0.40

正确答案:A

第5题:

某黏性土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正方形布桩,桩间距为1.35m,桩径0.90m,天然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90kPa,压缩模量为4.5MPa,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45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置换率m为()。

  • A、25%
  • B、30%
  • C、35%
  • D、40%

正确答案:C

第6题:

某砂土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采用矩形布桩,横向桩距为1.4m,纵向桩距为1.6m,桩径为1.0m,桩体承载力特征值为250kPa,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10kPa,压缩模量Es~5.5M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面积置换率为()。

  • A、25%
  • B、30%
  • C、35%
  • D、40%

正确答案:C

第7题:

某黏性土场地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按三角形布桩,桩径为1.2m,桩土应力比n=3,地基土承载力为100kPa,压缩模量为4MPa,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达到160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计算。振冲碎石桩面积置换率为()。

  • A、20%
  • B、25%
  • C、30%
  • D、35%

正确答案:C

第8题:

某炼油厂建筑场地,地基土为山前洪坡积砂土,地基土天然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80kPa,采用振冲碎石桩处理,桩径为0.9m,按正三角形布桩,桩土应力比为3. 5,问桩间距宜为( )m。
A. 1.2 B. 1.5 C. 1.8 D. 2. 1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7. 2. 8条,碎石桩面积置换率 m 的计算公式为:
fspk = [ 1 + m(n- 1) ]fsk。

第9题:

某黏性土地基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桩径为0.8m,采用正方形满堂布桩,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压缩模量为5MPa,桩土应力比为4,基础底面压力为220kPa,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振冲碎石桩的面积置换率应为()。

  • A、25%
  • B、28%
  • C、32%
  • D、35%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对场地是饱和黏性土的地基,宜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是()。

  • A、预压法
  • B、强夯法
  • C、振冲法
  • D、灰土桩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