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延性"这个术语有()等含义。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延性C、构件延性D、杆件延性E、等效延性

题目

"结构延性"这个术语有()等含义。

  • A、结构总体延性
  • B、结构楼层延性
  • C、构件延性
  • D、杆件延性
  • E、等效延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结构的延性说法正确的是()、

A.结构的延性越好,意味着结构的承载力越大

B. 结构的延性越好,意味着结构地震时受到的地震作用越小

C. 结构的延性越好,意味着结构的吸收和耗散地震能力强

D. 结构的延性和结构的抗震性能没有多大关系


参考答案C

第2题:

一般而言,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低于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或部位的延性要求,又低于对整个结构的延性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标准答案:错误

第3题:

实现延性结构设计的方面主要有()。

A.进行结构概念设计

B.选择延性材料

C.设计延性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及抗震等级


答案ABCD

第4题:

延性和延性比是什么?为什么抗震结构要具有延性?


正确答案:
延性是指构件和结构屈服后,具有承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且有足够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 
构件延性比: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当受拉钢筋屈服后,进入塑性状态,构件刚度降低,随着变形迅速增加,构件承载力略有增大,当承载力开始降低,就达到极限状态。延性比是极限变形与屈服变形的比值。
结构延性比:对于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某个杆件出现塑性铰时,结构开始出现塑性变形,但结构刚度只略有降低;当塑性铰达到一定数量以后,结构也会出现“屈服现象”即结构进入塑性变形迅速增大而承载力略微增大的阶段,是“屈服”后的联塑性阶段。结构的延性比通常是指达到极限时顶点位移与屈服时顶点位移的比值。

第5题:

建筑结构用的碳素钢强度与延性间关系是(  )。

A.强度越高,延性越高
B.延性不随强度而变化
C.强度越高,延性越低
D.强度越低,延性越低

答案:C
解析: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筋的强度提高,但塑性、冷弯性能、韧性、可焊性变差。钢结构用钢的含碳量一般不大于0.22%,对焊接结构不宜大于0.2%。

第6题:

什么是结构构件截面延性?影响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构件或截面的延性是指它们进入破坏阶段后,在承载力没有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承受变形的能力。影响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和截面受压区高度。

第7题:

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相比,下列中哪条论述是正确的?

A.框架结构的延性差,但抗侧刚度好
B.框架结构的延性好,但抗侧刚度差
C.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刚度都好
D.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侧刚度都差

答案:B
解析:

第8题:

结构延性的作用如何?梁柱延性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结构延性的作用:(1)防止脆性破坏;(2)承受某些偶然因素的作用;(3)实现塑性内力重分布;(4)有利于结构抗震。
梁柱延性设计的原则:(1)“强剪弱弯”设计原则——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2)梁,柱剪跨比限制;(3)梁、柱剪压比限制;(4)柱轴压比限制及其他措施,(5)箍筋;(6)纵筋配筋率。

第9题:

一般来讲,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对结构中重要构件的延性要求,应()对结构总体的延性要求;对构件中关键杆件的延性要求,应()对整个构件的延性要求。


正确答案:高于;高于

第10题:

简述改善构件及结构延性的途径。


正确答案:(1)控制构件的破坏形态,弯曲破坏的延性远远大于剪切破坏的延性。称为:“强剪弱弯”设计原则。
(2)控制框架结构的破坏机制,使梁的弯曲破坏先于柱的弯曲破坏。称为:“强柱弱梁”设计原则。
(3)结构构件破坏与节点破坏的关系,使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称为:“强节点弱构件”设计原则。
(4)避免构件的锚固破坏,称为:“强锚固”设计原则。
(5)减小杆件轴压比(N/bchcfc)
(6)高强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规范规定: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7)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良好的抗冲击韧性和抗地震延性。
(8)型钢混凝土的应用 框架:还有加密箍筋

更多相关问题